“小臣持獻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臣持獻壽”全詩
云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
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
分類:
作者簡介(杜審言)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杜審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
北斗掛城邊,南山倚殿前。
云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
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
中文譯文:
北斗掛在城邊,南山依偎在殿前。
云彩在金闕之上舒展,樹木在玉堂之巔垂懸。
山勢通向半嶺,美麗的氣息彌漫其中,中峰圍繞著祥瑞的煙云。
微臣持來賀壽之禮,祝福天子享受堯天之壽。
詩意和賞析:
此詩通過描寫蓬萊山的美景,表達了對帝王壽誕的祝福之情。蓬萊山是中國神話中的仙境,被視為仙人居住之地。詩中北斗掛在城邊,南山依偎在殿前,描繪了景色宏偉壯麗。云彩在金闕之上舒展,樹木在玉堂之巔垂懸,展示了山水之間的美麗景觀。半嶺通向佳氣,中峰圍繞著祥瑞的煙云,形容了蓬萊山祥和吉祥的氛圍。最后,詩人以“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表達了對天子長壽的祝福,寓意祈福天下太平安康,表達了作者忠誠于皇家的情感。
這首詩以華麗的辭藻描繪了蓬萊山的壯美景色,以及對帝王長壽的祝福。用景觀來體現君王的威嚴和氣度,通過詠史表達忠誠和敬愛的感情。整首詩語言華麗,修辭典雅,展示了杜審言在描寫神仙山美景時的才華,同時表達了對帝王的敬意和祝福。
“小臣持獻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ng lái sān diàn shì yàn fèng chì yǒng zhōng nán shān yìng zhì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
běi dǒu guà chéng biān, nán shān yǐ diàn qián.
北斗掛城邊,南山倚殿前。
yún biāo jīn quē jiǒng, shù miǎo yù táng xuán.
云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
bàn lǐng tōng jiā qì, zhōng fēng rào ruì yān.
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
xiǎo chén chí xiàn shòu, zhǎng cǐ dài yáo tiān.
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
“小臣持獻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