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曛黑人行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城曛黑人行絕”全詩
江城曛黑人行絕,唯有啼烏伴夜碪.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曛黑》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曛黑:
古木侵天日已沈,
露華涼冷潤衣襟。
江城曛黑人行絕,
唯有啼烏伴夜碪。
中文譯文:
夕陽下是曛黑,
古老的樹木遮住了太陽的光芒。
露水涼冷,濕潤了衣襟。
江城的夜幕降臨,沒有人行走,
只有烏鴉的啼叫陪伴著寂靜夜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黃昏的景色為主線,將自然景觀與人類活動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滄桑的思考和感嘆。
詩中的"古木侵天"形象地描繪了夕陽下古老的樹木高聳入云,擋住了太陽的殘光,暗示著日暮逝去的時光。"露華涼冷潤衣襟"則用涼爽的露珠點亮了黃昏的寂靜,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作者通過樹木和露水的描繪,將自然景觀與人類的感受相融合,使整個黃昏的氛圍更加真實而有情感。
接下來的兩句"江城曛黑人行絕,唯有啼烏伴夜碪"則展現了一種靜謐和寂寞的氛圍。"江城曛黑"暗示黃昏時分,江城人行稀少,大部分人都回到了家。夜幕的降臨使人們沉默,仿佛世界變得靜謐而寂寞。而唯有烏鴉的啼叫,成為這靜謐夜晚中唯一的聲音,帶給人一種死寂的感覺。
整首詩表達了時光的流轉、黃昏的寂寞和滄桑感,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時光的深思熟慮。同時,通過與自然景觀的結合,給讀者帶來一種與大自然相融合的感受,引發思考和感悟。
“江城曛黑人行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ūn hēi
曛黑
gǔ mù qīn tiān rì yǐ shěn, lù huá liáng lěng rùn yī jīn.
古木侵天日已沈,露華涼冷潤衣襟。
jiāng chéng xūn hēi rén xíng jué, wéi yǒu tí wū bàn yè zhēn.
江城曛黑人行絕,唯有啼烏伴夜碪.
“江城曛黑人行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