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親若要知形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交親若要知形候”全詩
交親若要知形候,嵐嶂煙中折臂翁。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又一絕請為申達京洛親交知余病廢》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一絕請為申達京洛親交知余病廢
鬢惹新霜耳舊聾,眼昏腰曲四肢風。
交親若要知形候,嵐嶂煙中折臂翁。
中文譯文:
再次請申達京洛的親友知道我病痛廢棄的情況
鬢發沾上新霜,耳朵已老化啞聾,眼睛昏花,腰彎曲,四肢無力。
如果要交朋友知道我的狀況,
在山嵐嶂煙霧中,有位折斷了臂膀的老人。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身體的衰弱和病痛,以及他在京洛尋找親交的請求。韓偓自述年歲已長,鬢發沾霜,耳朵失去聽力,眼睛昏花,腰背也已經曲了,四肢無力。他希望交到一些真心相待的朋友,并請申達自己身體的狀況。詩的最后提到了一個折斷胳膊的老人,或許是說的自己,象征著作者自感殘疾,但仍然希望能夠結交朋友。
賞析:
這首詩情感沉郁,透露出作者衰老和病痛的無奈。通過描繪身體的衰弱,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渴望和尋求。韓偓以自嘲的方式,將自己比喻為折斷臂膀的老人,暗示了他對生活的無奈和痛苦,但仍然保持著希望和期待。整首詩樸素而真實地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渴望,給人以深思。
“交親若要知形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yī jué qǐng wèi shēn dá jīng luò qīn jiāo zhī yú bìng fèi
又一絕請為申達京洛親交知余病廢
bìn rě xīn shuāng ěr jiù lóng, yǎn hūn yāo qū sì zhī fēng.
鬢惹新霜耳舊聾,眼昏腰曲四肢風。
jiāo qīn ruò yào zhī xíng hòu, lán zhàng yān zhōng zhé bì wēng.
交親若要知形候,嵐嶂煙中折臂翁。
“交親若要知形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