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苔遮猶慰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總得苔遮猶慰意”全詩
眼隨片片沿流去,恨滿枝枝被雨淋。
總得苔遮猶慰意,若教泥污更傷心。
臨軒一醆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綠陰。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惜花》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惜花》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一首詩。詩意描繪了兩個不同的場景,展現了花朵在不同環境中的命運和變化。
皺白離情高處切,
膩香愁態靜中深。
眼隨片片沿流去,
恨滿枝枝被雨淋。
詩的開篇,描繪了花兒凋零的情景。花兒在高處凋謝,白皙的花瓣因為離別而有皺紋,表達了花兒面對離別的傷感和無奈。花兒的香氣雖然濃郁,但帶著憂愁的氣息,愁苦之情深沉靜謐。
接著,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述,讓眼睛緊隨著片片凋零的花瓣流水般飄散。這里通過描寫花瓣隨水流飄散,表達了花兒的凄涼命運和短暫的生命,揭示了生命的無常和流轉。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花兒命運的遺憾和心痛。他們原本是盛開的,被雨淋濕,滿懷恨意,滿枝花都被雨水淋濕。他們的原本美麗受到了破壞和傷害,這讓人感到十分心痛和惋惜。
整首詩以花兒的凋謝為主題,通過生動細致的描寫,表達了花兒的離別、凋零和變遷,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常,引發對短暫而美麗的生命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美麗事物的珍惜和對逝去時光的留戀之情。
中文譯文:
對花兒至情無限傷感,
花香濃郁中帶著愁苦。
眼睛追隨著飄落的花瓣,
滿懷怨恨,枝枝花被雨水澆濕。
盡管苔蘚掩蓋,仍能安慰心情,
卻又擔心花兒遭受污染。
坐于窗前,飲下悲傷的春酒,
明天池塘將被綠蔭所籠罩。
以上是對《惜花》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通過這首詩詞,詩人抒發了對短暫而美麗的花兒命運的感嘆和思考,并表達了對美麗事物的珍惜和留戀之情。
“總得苔遮猶慰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huā
惜花
zhòu bái lí qíng gāo chù qiè, nì xiāng chóu tài jìng zhōng shēn.
皺白離情高處切,膩香愁態靜中深。
yǎn suí piàn piàn yán liú qù,
眼隨片片沿流去,
hèn mǎn zhī zhī bèi yǔ lín.
恨滿枝枝被雨淋。
zǒng děi tái zhē yóu wèi yì, ruò jiào ní wū gèng shāng xīn.
總得苔遮猶慰意,若教泥污更傷心。
lín xuān yī zhǎn bēi chūn jiǔ, míng rì chí táng shì lǜ yīn.
臨軒一醆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綠陰。
“總得苔遮猶慰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