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渡口去來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陵渡口去來潮”全詩
煙月迢迢,金陵渡口去來潮。
自古風流皆暗銷,才魂妖魂誰與招?彩箋麗句今已矣,羅襪金蓮何寂寥。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金陵(雜言)》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陵(雜言)》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詩詞。詩人以雨夜金陵為背景,描繪了金陵的風景和人文景觀,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才子佳人逝去的感慨。
詩詞中的“石頭城下木蘭橈”形象地描繪了風雨蕭蕭中金陵城下木蘭舟的景象。石頭城下是金陵的一處名勝景點,木蘭舟則是金陵官船的代表。這一句表現了金陵繁華的景象,顯示了金陵的地位和繁榮。
“煙月迢迢,金陵渡口去來潮”,通過描繪煙雨中遠離江南的渡口,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常和人事如夢的感慨。詩人感嘆自古風流才子皆已消逝,才魂妖魂難以再現。彩箋麗句和羅襪金蓮也已經消逝,只留下寂寥和空虛。這些意象整體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凋零的悲涼之情。
詩意上,《金陵(雜言)》通過對金陵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才子佳人逝去的悲傷和感慨。金陵作為一個繁榮的城市,曾經有過輝煌,然而,時光無情地流逝,風流才子和美麗佳人都已消逝,留下了空虛和寂寥。詩人通過對金陵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自己的感嘆和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觀和抒發感慨,展現了韓偓獨特的唐代文人氣質和感傷情懷。詩詞中運用了具體的景象和意象,以及對時間流逝和逝去事物的思考,通過簡練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悲涼之情。
“金陵渡口去來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líng zá yán
金陵(雜言)
fēng yǔ xiāo xiāo, shí tou chéng xià mù lán ráo.
風雨蕭蕭,石頭城下木蘭橈。
yān yuè tiáo tiáo, jīn líng dù kǒu qù lái cháo.
煙月迢迢,金陵渡口去來潮。
zì gǔ fēng liú jiē àn xiāo, cái hún yāo hún shuí yǔ zhāo? cǎi jiān lì jù jīn yǐ yǐ,
自古風流皆暗銷,才魂妖魂誰與招?彩箋麗句今已矣,
luó wà jīn lián hé jì liáo.
羅襪金蓮何寂寥。
“金陵渡口去來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