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利于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吾道利于窮”全詩
暮帆何處落,涼月與誰同。
木葉新霜后,漁燈夜浪中。
時難慎行止,吾道利于窮。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江上送韋彖先輩》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上送韋彖先輩》是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詩人看望離去的友人韋彖的情景,表達了自己對友人遠行的祝福和自己面臨時局動蕩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不易為離抱,江天即見鴻。
不愿相別離,江水上遠處已有鴻鵠的翅膀在飛翔。
暮帆何處落,涼月與誰同。
夕陽下那帆船會在何處停靠,涼爽的月亮與誰共同作伴。
木葉新霜后,漁燈夜浪中。
秋天的寒霜剛過,樹葉還是嫩綠的。漁船上的燈光在夜晚的波浪上晃動。
時難慎行止,吾道利于窮。
時局動蕩,要慎重選擇行動的方向。我相信自己的信仰在危難中才能達到最好。
詩意和賞析:
《江上送韋彖先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別的祝福和對自身境況的思考。
詩的前兩句,“不易為離抱,江天即見鴻”,表達了詩人不愿與友人離別的情感,用鴻鵠飛翔的形象暗示了友人即將離去的意象。
接下來,詩人用“暮帆何處落,涼月與誰同”來描繪友人遠航的情景,暗示了友人將面臨不確定的未來,而涼爽的月亮會成為他遠行時的伴侶。
隨后,“木葉新霜后,漁燈夜浪中”形容了秋天的景象,通過這些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在暗示歲月流轉,生活的變遷。
最后兩句“時難慎行止,吾道利于窮”,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處境的思考,時局動蕩,面臨選擇,需要慎重思考。而詩人堅信自己的信仰和人生道路,在困境中才會發揮出實際的價值。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基礎,通過對友人離別和自身處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和信仰。
“吾道利于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àng sòng wéi tuàn xiān bèi
江上送韋彖先輩
bù yì wèi lí bào, jiāng tiān jí jiàn hóng.
不易為離抱,江天即見鴻。
mù fān hé chǔ luò, liáng yuè yǔ shuí tóng.
暮帆何處落,涼月與誰同。
mù yè xīn shuāng hòu, yú dēng yè làng zhōng.
木葉新霜后,漁燈夜浪中。
shí nán shèn xíng zhǐ, wú dào lì yú qióng.
時難慎行止,吾道利于窮。
“吾道利于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