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不吟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死是不吟時”全詩
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
生應無輟日,死是不吟時。
始擬歸山去,林泉道在茲。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苦吟》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苦吟》
世間何事好,最好莫過詩。
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
生應無輟日,死是不吟時。
始擬歸山去,林泉道在茲。
中文譯文:
世間還有什么事情比詩更好呢?
一句詩讓我自得,四方人都已經知曉。
人生應該沒有停止吟詠的日子,只有死亡才是停止吟詠的時候。
開始計劃歸山去,林泉的道路就在這里。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詩的熱愛和追求。詩人認為,在世間沒有什么事情比詩更好了。一句詩可以讓他得到自由和快樂,而這樣的感受已經傳遍四方。詩人認為,詩歌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不應該停止吟詠,只有死亡才能讓詩不再繼續。最后,詩人計劃離開塵世,回歸山林,尋找那里的清新和自由。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詩的熱愛和追求。詩人在生活中找到了詩的樂趣,并認為詩歌應該貫穿一生。詩中表達了對于自由和清新的向往,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思考。整首詩節奏流暢、意境深遠,給人以精神的滋養和思考的啟示。
“死是不吟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yín
苦吟
shì jiān hé shì hǎo, zuì hǎo mò guò shī.
世間何事好,最好莫過詩。
yī jù wǒ zì dé, sì fāng rén yǐ zhī.
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
shēng yīng wú chuò rì, sǐ shì bù yín shí.
生應無輟日,死是不吟時。
shǐ nǐ guī shān qù, lín quán dào zài zī.
始擬歸山去,林泉道在茲。
“死是不吟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