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無染耳邊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般無染耳邊風”全詩
百歲有涯頭上雪,萬般無染耳邊風。
掛帆波浪驚心白,上馬塵埃翳眼紅。
畢竟浮生謾勞役,算來何事不成空。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贈題兜率寺閑上人院》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題兜率寺閑上人院》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創作的詩作,描述了兜率寺的僧侶生活以及對浮生的思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兜率寺為背景,兜率寺是一個供人修行的地方,代表著禪修和超脫塵俗之境。詩人以一種贊美之情,將兜率寺形容為諸天贊嘆之處。他將這個寺廟與天國相聯系,認為真正修行之地就在這里。
在描述僧侶的生活時,詩人寫道:“百歲有涯頭上雪,萬般無染耳邊風”,可能指的是僧侶的頭發已經花白,但是心境卻無塵染之事。他們與世無爭,不受喜怒哀樂的困擾。他們以堅持修行為樂,體驗著寧靜與平和。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描繪了一種對日常生活的消極態度。他用“掛帆波浪驚心白,上馬塵埃翳眼紅”來形容人們在現世中奔波勞累的景象。這些景象反映了人們欲望的陷阱和選擇的困境。
最后,詩人總結道:“畢竟浮生謾勞役,算來何事不成空。”他認為人們追求的金錢、權力和名譽最終都是空虛的,因為一切都是短暫的,不經久離。他呼吁人們要超越功名利祿的追逐,尋找內心的真正滿足。
詩詞的中文譯文:
人間寺應諸天號,
真行僧禪此寺中。
百歲有涯頭上雪,
萬般無染耳邊風。
掛帆波浪驚心白,
上馬塵埃翳眼紅。
畢竟浮生謾勞役,
算來何事不成空。
中文譯文:
人們尊稱這間寺廟為天國,
真正修行者在這寺中修禪。
百歲有盡雖然年紀大,
但心境卻無任何紛擾。
生活中的煩惱像波浪撲來,
馬上的塵土刺得眼紅。
最后人們一生的勞累,
算來又有什么不空?
這首詩意深遠,反映了杜荀鶴對人生的思考。人們不停地追求金錢、權力和名譽,卻往往忽略了內心世界的探索和修行。詩人以兜率寺為例,告誡人們應該超越物質欲望的追逐,追求內心的真正滿足和寧靜。他認為一切世俗的追求最終都是空虛的,只有超脫塵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與平和。
“萬般無染耳邊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tí dōu shuài sì xián shàng rén yuàn
贈題兜率寺閑上人院
rén jiān sì yīng zhū tiān hào, zhēn xíng sēng chán cǐ sì zhōng.
人間寺應諸天號,真行僧禪此寺中。
bǎi suì yǒu yá tóu shàng xuě,
百歲有涯頭上雪,
wàn bān wú rǎn ěr biān fēng.
萬般無染耳邊風。
guà fān bō làng jīng xīn bái, shàng mǎ chén āi yì yǎn hóng.
掛帆波浪驚心白,上馬塵埃翳眼紅。
bì jìng fú shēng mán láo yì, suàn lái hé shì bù chéng kōng.
畢竟浮生謾勞役,算來何事不成空。
“萬般無染耳邊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