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應吟骨無生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直應吟骨無生死”全詩
直應吟骨無生死,只我前身是阿誰。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讀諸家詩》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諸家詩
諸家文章能者稀,難中難者莫過詩。
直應吟骨無生死,只我前身是阿誰。
中文譯文:
讀諸家的詩
眾多文章能者甚少,難中最難的無過于詩。
直覺告訴我,吟唱才是不朽的,沒有生死之分,只是我前世是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詩的獨特觀點和對詩歌創作的深入思考。
首先,詩人認為辭賦和文章能寫得很好的人并不多,但是在文學創作中最難的要算詩了。這一點在“眾多文章能者甚少,難中最難的無過于詩。”這兩句中得以體現。
其次,詩人認為詩歌能夠讓人超越生死,永恒不朽。他用“吟唱才是不朽的,沒有生死之分”來強調這一點。這種觀點在古代詩人中是很常見的,他們認為通過詩歌創作可以超越人世間的種種存在和局限。
最后,詩人在最后一句“只是我前世是誰?”中表達了對自身身份和前世的疑問。這句話也可以被理解為詩人對自己詩歌創作的懷疑和探索,試圖探尋自己創作的深層意義和來源。
總的來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詩歌的獨特見解和思考,以及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和思考。同時,詩人通過對生死和詩歌創作的探討,試圖觸及更深層次的人生哲學。
“直應吟骨無生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zhū jiā shī
讀諸家詩
cí fù wén zhāng néng zhě xī, nán zhōng nán zhě mò guò shī.
辭賦文章能者稀,難中難者莫過詩。
zhí yīng yín gǔ wú shēng sǐ, zhǐ wǒ qián shēn shì ā shuí.
直應吟骨無生死,只我前身是阿誰。
“直應吟骨無生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