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不在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家山不在此”全詩
云深窗失曙,松合徑先秋。
響谷傳人語,鳴泉洗客愁。
家山不在此,至此可歸休。
分類:
作者簡介(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過山家》張蠙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山家》
避暑得探幽,
忘言遂久留。
云深窗失曙,
松合徑先秋。
響谷傳人語,
鳴泉洗客愁。
家山不在此,
至此可歸休。
中文譯文:
躲避酷暑來探訪山家,
不知不覺地久久逗留。
云深之處窗外已經失去了曙光,
松樹相合的小徑上已經先迎來了秋天。
山谷回響著人們的語言,
泉水傳來的聲音洗滌著客人的憂愁。
我的家山不在這里,
來到這里,可安心歸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來到山家的避暑勝地,心境舒暢的體驗。詩人在山家中逗留的時間久長,意味著他久久不能舍棄這個美麗宜人的地方。詩中的云深天黑,松樹合抱的情景,暗示著這里已經漸漸進入了秋天,給人以深秋的靜謐感。山谷中回蕩的人聲和泉水的聲音,使客人們的憂愁得到了洗滌和舒緩。但是詩人對自己的歸鄉并不急切,即使遇到了如此美好的山家,他也感到家山依然不在此地,因此才說到“至此可歸休”。整首詩意境寧靜清幽,展現了詩人在山中的愉悅和思考,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家山不在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shān jiā
過山家
bì shǔ dé tàn yōu, wàng yán suì jiǔ liú.
避暑得探幽,忘言遂久留。
yún shēn chuāng shī shǔ, sōng hé jìng xiān qiū.
云深窗失曙,松合徑先秋。
xiǎng gǔ chuán rén yǔ, míng quán xǐ kè chóu.
響谷傳人語,鳴泉洗客愁。
jiā shān bù zài cǐ, zhì cǐ kě guī xiū.
家山不在此,至此可歸休。
“家山不在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