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館常聞食有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賓館常聞食有魚”全詩
從軍盡是清才去,屬郡無非大將除。
新地進圖移漢界,古城遺碣見蕃書。
山川不異江湖景,賓館常聞食有魚。
分類:
作者簡介(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送盧尚書赴靈武》張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送盧尚書赴靈武
西北方面烽火頻燒,靈州之人共慶大臣就任。從軍的都是品質高潔的人才,只有擔任大將才能歸屬于郡縣。新的土地進入了中國的疆域,古城遺留的碑文記錄著外蕃的來信。山川風景與江湖一樣美麗,客棧里經常能聞到魚的香味。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張蠙為送盧尚書赴靈武而寫的詩。詩人描繪了靈州的戰事頻繁、喜迎新官的景象,以及從軍者往往都是才華出眾的人。詩人也表達了靈州作為新的邊疆地區,受到了來自蕃部的影響,但仍然擁有美麗的山川和豐富的食物資源。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靈州的情景。通過對靈州的戰事和政治局勢的描寫,詩人展示了這個地區的重要性和特點。同時,詩人也將靈州的山川風景與江湖景色相媲美,并提到了文化遺跡和美食,展示了靈州多元而豐富的特征。整首詩意味深長,充滿了對邊疆的向往和贊美。
“賓館常聞食有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ú shàng shū fù líng wǔ
送盧尚書赴靈武
xī běi zhèng zhuàn fēng hòu jí, líng zhōu gòng xǐ xìn chén jū.
西北正傳烽候急,靈州共喜信臣居。
cóng jūn jìn shì qīng cái qù,
從軍盡是清才去,
shǔ jùn wú fēi dà jiàng chú.
屬郡無非大將除。
xīn dì jìn tú yí hàn jiè, gǔ chéng yí jié jiàn fān shū.
新地進圖移漢界,古城遺碣見蕃書。
shān chuān bù yì jiāng hú jǐng, bīn guǎn cháng wén shí yǒu yú.
山川不異江湖景,賓館常聞食有魚。
“賓館常聞食有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