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人間取次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比人間取次愁”全詩
烏江項籍忍歸去,雁塞李陵長系留。
燕國飛霜將破夏,漢宮紈扇豈禁秋。
須知入骨難銷處,莫比人間取次愁。
分類:
作者簡介(徐夤)
《恨》徐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恨,是徐夤寫于唐代的一首詩。詩人表達了自己因為事與時違而感到束縛和痛苦的情感。詩中以烏江項籍和雁塞李陵作為典型的形象,寄托詩人的心情和思緒。
詩人描述了自己內心的痛苦,感覺像是被燒、刺一般,心頭難以忍受。同時,詩人借烏江項籍和雁塞李陵的形象來象征他自己的困境。烏江項籍是項羽的別名,他在鞏固自己權力時,不得不忍痛放棄了故鄉;雁塞李陵指的是漢末將領李陵,在邊塞上征戰多年,長時間無法歸去。
詩人通過這兩個形象,表達了自己因為不得已而放棄或拖延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這種束縛和痛苦使他感到難以忍受。他提到“燕國飛霜將破夏,漢宮紈扇豈禁秋”,暗示著他所處的環境已經不符合他的期待和愿望,破壞了他的心境。
詩人最后告誡道“須知入骨難銷處,莫比人間取次愁”,意思是要知道痛苦深入骨髓的地方很難消去,不要讓人世間的瑣事和煩惱磨損了自己的心情。
這首詩表達了徐夤內心的失意和不甘,通過烏江項籍和雁塞李陵這兩個形象,抒發了自己的苦悶和困惑。這封詩既是對時代的反思,也是對個體感受的抒發,揭示了人在社會環境和命運限制下的無奈和痛苦,同時也給予讀者一些警示和思考。
“莫比人間取次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n
恨
shì yǔ shí wéi bù zì yóu, rú shāo rú cì cùn xīn tóu.
事與時違不自由,如燒如刺寸心頭。
wū jiāng xiàng jí rěn guī qù,
烏江項籍忍歸去,
yàn sāi lǐ líng zhǎng jì liú.
雁塞李陵長系留。
yān guó fēi shuāng jiāng pò xià, hàn gōng wán shàn qǐ jìn qiū.
燕國飛霜將破夏,漢宮紈扇豈禁秋。
xū zhī rù gǔ nán xiāo chù, mò bǐ rén jiān qǔ cì chóu.
須知入骨難銷處,莫比人間取次愁。
“莫比人間取次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