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聞穿內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聞穿內去”全詩
講升高座懶,書答重臣遲。
瓶勢傾圓頂,刀聲落碎髭。
還聞穿內去,隨駕進新詩。
分類:
作者簡介(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薦福寺贈應制白公(一作棲白大師)》曹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薦福寺贈應制白公》是唐代詩人曹松的作品。這首詩是寫給應制白公(或者叫棲白大師)的一首贈詩。
詩中描述了一個才子,他穿著紫色的檀衣,是明君寵愛的對象。但他在宴會上升高座時懶散不起,優柔寡斷而不肯下座;在應對重臣的書信時也是拖延不前。詩中還描繪了一個畫面:一個瓶子失去平衡,從圓頂上傾斜下來,一刀聲響,碎了髭須。最后,他聽說明君要去內宴,他隨同皇帝前往,并帶著新寫的詩歌。
這首詩意蘊含豐富。作者通過描寫才子的狀態和一系列的畫面,呈現了才子散漫、優柔寡斷的形象。然而,詩中也傳達出這位才子的特殊地位和寵愛,他能夠跟隨明君一同前往內宴,并用新詩回報。整首詩巧妙地結合了才子的懶散與寵愛,展現了一種無奈、幽默和溫情的氛圍。
這首詩所描繪的場景和細節讓讀者對才子的形象產生了深刻的印象。通過對才子在宴會上、書信中的表現和對明君的依附關系的描寫,詩中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復雜性。同時,通過對瓶子傾斜和刀聲的描繪,詩歌中融入了一些戲劇性的元素,使整個詩歌生動有趣。通過這些元素的巧妙組合,作者成功地刻畫了一個形象鮮明、生動活潑的才子。
“還聞穿內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fú sì zèng yìng zhì bái gōng yī zuò qī bái dà shī
薦福寺贈應制白公(一作棲白大師)
cái zǐ zǐ tán yī, míng jūn chǒng gù shí.
才子紫檀衣,明君寵顧時。
jiǎng shēng gāo zuò lǎn, shū dá zhòng chén chí.
講升高座懶,書答重臣遲。
píng shì qīng yuán dǐng, dāo shēng luò suì zī.
瓶勢傾圓頂,刀聲落碎髭。
hái wén chuān nèi qù, suí jià jìn xīn shī.
還聞穿內去,隨駕進新詩。
“還聞穿內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