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隨塵與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隨塵與土”全詩
不知山下處,來向路傍生。
每歲有人在,何時無馬行。
應隨塵與土,吹滿洛陽城。
分類:
作者簡介(于鄴)
[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武陵,(他書均以于鄴、于武陵為二人,如:新唐書藝文志既錄于武陵詩一卷,又有于鄴詩一卷,全唐詩以于武陵為會昌時人,復以于鄴為唐末人。此從唐才子傳)杜曲人。
《路傍草》于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路傍草
春至始青青,香車碾已平。
不知山下處,來向路傍生。
每歲有人在,何時無馬行。
應隨塵與土,吹滿洛陽城。
中文譯文:
路邊的草
春天到來時,青草開始茂盛,
輕輕碾過的香車已經平滑。
不知道山下是什么地方,
從那里走到路邊生長。
每年都有人經過,
何時沒有馬車行駛?
應該隨著塵土一起,
吹滿洛陽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來臨時,路邊的草開始綠意盎然的景象。詩中以"春至"為開篇,說明了詩人所描繪的時刻,隨后描寫了香車輕輕碾過時的平整場景,暗示著春天的到來使一切變得平靜和和諧。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路邊草的疑問,不知道這些生長在山下的草是從哪里來的。這里可以引申為詩人對生命的思考,暗示了生命的神秘和無法預測的來臨。
然后,詩人又提到每年都有人經過這里,但是不知道何時會沒有馬車行駛。這句表達了人事不常,時光流轉的感慨,暗示了人事無常的哲理。
最后兩句"應隨塵與土,吹滿洛陽城",將草隨著風吹進洛陽城的景象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以"塵土"為聯想,意味著人世間的紛擾和塵世的風塵,而洛陽城則代表了人世間的繁華和喧囂。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春天到來時路邊的草生長的景象,表達了對生命和人事無常的思考,以及對塵世的感慨。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應隨塵與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bàng cǎo
路傍草
chūn zhì shǐ qīng qīng, xiāng chē niǎn yǐ píng.
春至始青青,香車碾已平。
bù zhī shān xià chǔ, lái xiàng lù bàng shēng.
不知山下處,來向路傍生。
měi suì yǒu rén zài, hé shí wú mǎ xíng.
每歲有人在,何時無馬行。
yīng suí chén yǔ tǔ, chuī mǎn luò yáng chéng.
應隨塵與土,吹滿洛陽城。
“應隨塵與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