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龍天為降真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龍天為降真龍”全詩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分類: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秋戰國門·再吟》是唐代詩人周曇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講述了官員的得失和平庸的對比。
詩詞的中文譯文是:
好龍天為降真龍,
及見真龍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
葉公何異魯哀公。
詩意是通過對比“好龍”和“真龍”以及“葉公”和“魯哀公”的命運變化,暗示了官員的得失和賢能的荒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周曇以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為背景所寫,通過比較“好龍”與“真龍”以及“葉公”與“魯哀公”的命運,寄托了作者對官員的期望和對賢人的稱頌。
詩的第一句“好龍天為降真龍”,通過“好龍”升華到“真龍”,暗示官員在起步階段用心努力,得到天命的認可。然而,第二句“及見真龍瘁厥躬”揭示了一位官員雖然有才能,卻在擔任職務時形神盡瘁,苦不堪言。
詩的下半部分通過比較葉公和魯哀公的命運,進一步反映了官員的得失和賢能的荒廢。葉公以“葉樹”得名,具有高尚的品質和才能。然而,葉公后來沒有像好龍一樣繼續努力,而是沉迷于享受和奢華,不在職責上發揮作用。因此,葉公與魯哀公相比,并無二致。魯哀公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君主,被認為是一個漠視政務、好享樂的君主。
整首詩通過敘述官員的得失和賢人的荒廢,揭示了官員責任的重要性以及賢能和奉獻精神的高揚。它也對身為官員的人提出了警示,警醒他們應當以真正的才能和勤勉努力來擔當自己的責任,不追求享樂而忽視職責。
“好龍天為降真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qiū zhàn guó mén zài yín
春秋戰國門·再吟
hǎo lóng tiān wèi jiàng zhēn lóng, jí jiàn zhēn lóng cuì jué gōng.
好龍天為降真龍,及見真龍瘁厥躬。
jiē xià bù qín tú hǎo shì, yè gōng hé yì lǔ āi gōng.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好龍天為降真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