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窗下和衣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來窗下和衣倒”全詩
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
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
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目前相識無一人,出入空傷我懷抱。
風雨蕭蕭旅館秋,歸來窗下和衣倒。
夢中忽到江南路,尋得花邊舊居處。
桃臉蛾眉笑出門,爭向前頭擁將去。
分類:
作者簡介(韓熙載)

韓熙載(902年—970年8月31日),字叔言,其先為南陽(今屬河南)人,后家于齊,遂為濰州北海(今山東濰坊)人。五代十國南唐時名臣、文學家。后唐同光四年(926年)進士及第。后南奔歸吳,為校書郎,出為滁、和、常三州從事。南唐烈祖時,召為秘書郎。元宗嗣位,屢遷至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后主李煜時,改吏部侍郎,徙秘書監。后任兵部尚書,充勤政殿學士承旨。他目睹國勢日蹙,且以北人南來,身處疑難,遂廣蓄女樂,徹夜宴飲以排遣憂憤。坐托疾不朝,貶太子右庶子,分司東都。復召為秘書監、兵部尚書。官終中書侍郎、光政殿學士承旨。開寶三年(970年)卒,年六十九,贈右仆射、同平章事,謚文靖。韓熙載高才博學,又精音律,善書畫。為文長于碑碣,頗有文名,當時求其為文章碑表者甚多。其所作制誥典雅,人稱“有元和之風”,與徐鉉并稱“韓徐”。江左稱其為“韓夫子”,時人謂之為“神仙中人”。其所撰詩文頗多。有《韓熙載集》5卷、《格言》5卷等,今皆佚。《全唐詩》存詩5首,《全唐詩外編》補收詩1首。
《感懷詩二章(奉使中原署館壁)》韓熙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作為一個江北人,如今作為江南的客人。再次去江北游玩,舉目無人認識。寒冷的北風吹著我,明亮的秋月為誰而出現。不如回到江南,有人會想念。離開故鄉之前,總覺得故鄉好。但當真的回到故鄉,卻不如虛擬中的那樣美好。當前沒有一個熟人,進進出出只傷了我的心懷。風雨蕭蕭的旅館秋天,回來后窗前脫衣倒在床上。在夢中突然到了江南的路,找到了花邊的舊住處。桃紅色的臉蛋和蛾眉笑著走出門,急著往前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作為江北人去江南游玩后的感受和情緒變化。一開始,作者離開江北并作為江南的客人,然后再次回到江北,發現舉目無人認識。作者感嘆北風的寒冷和秋月的明亮,覺得不如回到江南,江南有人會想念他。在回到故鄉之前,作者對故鄉充滿了向往和美好的幻想,但當真的回到故鄉后,才發現現實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樣美好。他在當前沒有找到一個熟人,出入只會傷害他的心懷。最后,他回到旅館時,感到孤獨和失落。然而,在夢中,他突然來到了江南的路上,找到了以前的住所,遇到一個桃紅色的臉龐和蛾眉的女子,她笑著走出門去,引發作者對未來的向往和渴望。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的思念和對故鄉的懷念,同時也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單和失落。作者借助風雨和季節變遷的描寫,表達了情感的變化和內心的迷茫。最后,通過夢境中的重要情節,詩中呈現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整體上,這首詩以流暢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的情感變化和對故鄉和未來的思考,同時也揭示了旅途中的孤獨和迷惘。
“歸來窗下和衣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i shī èr zhāng fèng shǐ zhōng yuán shǔ guǎn bì
感懷詩二章(奉使中原署館壁)
pū běn jiāng běi rén, jīn zuò jiāng nán kè.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
zài qù jiāng běi yóu, jǔ mù wú xiāng shí.
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jīn fēng chuī wǒ hán, qiū yuè wèi shuí bái.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
bù rú guī qù lái, jiāng nán yǒu rén yì.
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wèi dào gù xiāng shí, jiāng wèi gù xiāng hǎo.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
jí zhì qīn dé guī, zhēng rú shēn bú dào.
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mù qián xiāng shí wú yī rén, chū rù kōng shāng wǒ huái bào.
目前相識無一人,出入空傷我懷抱。
fēng yǔ xiāo xiāo lǚ guǎn qiū,
風雨蕭蕭旅館秋,
guī lái chuāng xià hé yī dào.
歸來窗下和衣倒。
mèng zhōng hū dào jiāng nán lù, xún dé huā biān jiù jū chǔ.
夢中忽到江南路,尋得花邊舊居處。
táo liǎn é méi xiào chū mén, zhēng xiàng qián tou yōng jiāng qù.
桃臉蛾眉笑出門,爭向前頭擁將去。
“歸來窗下和衣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