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道晝游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道晝游初”全詩
飲餞傾冠蓋,傳呼問里閭。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明發輝光至,增榮駟馬車。
分類: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有懷之作》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有懷之作》是唐代蘇颋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主要描繪了秋日歸鄉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生活的喜悅之情。
詩詞中文譯文:
南宮夙拜罷,東道晝游初。
南宮夙拜完成,歸途中白天初晴。
飲餞傾冠蓋,傳呼問里閭。
舉觴祝賀,酒袍披露,傳聲問候鄉里人。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樹木悲傷,掛滿刀劍痕跡,溪水回想起垂釣的快樂。
明發輝光至,增榮駟馬車。
明朗發亮之后,增加光榮,駟馬車隊駛至。
詩意和賞析:
詩人通過描繪歸鄉的景象,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描繪了南宮夙拜完成后的場景,形容了回家路上的愉悅心情。詩中飲餞和傳呼等場景,體現了親友們對他的歡迎和關心。詩人以巧妙的細節描寫,展示了自然和諧的景象,如樹上掛滿了刀劍的痕跡,溪水中回憶起垂釣的歡樂。最后,明亮的光芒和駟馬車隊的出現,增加了歸鄉的光榮和喜悅。
這首詩詞以婉轉抒情的筆觸,展示了詩人旅途中的種種歡喜和感慨。通過人們的飲餞、傳呼等場景,詩人表現出家鄉人民對他的關愛,詩人也以此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情厚意。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運用具體的形象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展示了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整首詩詞意境雅致,富有鮮明的畫面感,表達了對歸鄉的向往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東道晝游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wèi pú yè qiū rì huán xiāng yǒu huái zhī zuò
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有懷之作
nán gōng sù bài bà, dōng dào zhòu yóu chū.
南宮夙拜罷,東道晝游初。
yǐn jiàn qīng guān gài, chuán hū wèn lǐ lǘ.
飲餞傾冠蓋,傳呼問里閭。
shù bēi xuán jiàn suǒ, xī xiǎng diào huáng yú.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míng fā huī guāng zhì, zēng róng sì mǎ chē.
明發輝光至,增榮駟馬車。
“東道晝游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