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山下玉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墳山下玉泉”全詩
鱉靈時共盡,龍女事同遷。
松柏銜哀處,幡花種福田。
詎知留鏡石,長與法輪圓。
分類: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武擔山寺》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武擔山寺》是唐代蘇颋所作的一首詩詞。根據內容,我為您提供以下的中文譯文:
武擔獨蒼然,墳山下玉泉。
鱉靈時共盡,龍女事同遷。
松柏銜哀處,幡花種福田。
詎知留鏡石,長與法輪圓。
詩詞的詩意主要圍繞武擔山寺的景物與寺內的人物展開。武擔山寺的山勢孤峭挺拔,山腳下有一泓清澈的玉泉。這里提到的鱉靈和龍女都是與山寺有關的神靈或傳說中的仙女,它們與山寺的存在與遷移息息相關。
詩中的松柏代表永恒之物,它們像承載著哀思一樣生長在寺廟的周圍。幡花則寓意著福氣,表示在這個地方埋葬在這里的人會得到福報。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一種疑問和思考,作者問道:古代的人們會知道在這里留下了令人感慨的事物嗎?這種感慨可能與佛教中的法輪有關,法輪象征著佛法的傳播與永恒。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寺的山景、水景和靈異的人物故事,表達了一種對自然和歷史的追溯和思考。通過詩詞的抒發,讀者可以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寂靜、悠遠和哀思情調。同時也呈現出佛教文化對于作者與山寺感慨的影響。
“墳山下玉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dān shān sì
武擔山寺
wǔ dān dú cāng rán, fén shān xià yù quán.
武擔獨蒼然,墳山下玉泉。
biē líng shí gòng jǐn, lóng nǚ shì tóng qiān.
鱉靈時共盡,龍女事同遷。
sōng bǎi xián āi chù, fān huā zhǒng fú tián.
松柏銜哀處,幡花種福田。
jù zhī liú jìng shí, zhǎng yǔ fǎ lún yuán.
詎知留鏡石,長與法輪圓。
“墳山下玉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