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斂暮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陰斂暮塵”全詩
西風天際雁,落日渡頭人。
草色衰平野,山陰斂暮塵。
卻尋苔徑去,明月照村鄰。
分類:
作者簡介(孟賓于)
孟賓于,字國儀,號玉峰叟(《江南野錄》卷八),連州(今屬廣東)人。后晉天福九年(九四四)進士(王禹稱《孟水部詩集序》)。曾受孟氏辟,為零陵從事。南唐時,授豐城簿,遷淦陽令。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歸老連上(《詩話總龜》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鱉集》,已佚。《南唐書》卷二三有傳。
《晚眺》孟賓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眺》是唐代文學家孟賓于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傍晚的景色,展現了孟賓于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倚著拐杖,站在殘秋的田地里,經常吟誦。西風吹過天際,雁兒飛過,夕陽漸漸落下來,身邊有人渡過河邊。野草顏色凋謝,平坦的原野上,山影藏起了暮塵。我又開始尋找那條長滿苔蘚的小徑,明亮的月光照在村莊附近。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和沉思的氛圍中。孟賓于以自然景色為背景,寄托了自己對人生、時光流轉和心靈追尋的思考。
詩的詩意在于,通過描繪秋天傍晚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作者以殘秋的景色為背景,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的變遷,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寂寥。詩中的“西風天際雁”和“落日渡頭人”等景象,凸顯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而詩的結尾,“卻尋苔徑去,明月照村鄰”,則展示了作者對心靈追尋的渴望和對安寧鄉村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優美的語言,精準的描寫,傳遞了孟賓于對生命、自然和寂寥的思考。詩中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平和寧靜生活的向往,這使得這首詩具有普遍的詩意和審美價值。
“山陰斂暮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tiào
晚眺
yǐ zhàng cán qiū lǐ, yín zhōng sì gù pín.
倚杖殘秋里,吟中四顧頻。
xī fēng tiān jì yàn, luò rì dù tóu rén.
西風天際雁,落日渡頭人。
cǎo sè shuāi píng yě, shān yīn liǎn mù chén.
草色衰平野,山陰斂暮塵。
què xún tái jìng qù, míng yuè zhào cūn lín.
卻尋苔徑去,明月照村鄰。
“山陰斂暮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