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待素秋搖落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直待素秋搖落日”全詩
濃翠自知千古在,清聲誰道四時無。
枝柯偃后龍蛇老,根腳盤來爪距粗。
直待素秋搖落日,始將凡木斗榮枯。
分類:
《松》廖匡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松
廖匡圖
曾于西晉封中散,又向東吳作大夫。
濃翠自知千古在,清聲誰道四時無。
枝柯偃后龍蛇老,根腳盤來爪距粗。
直待素秋搖落日,始將凡木斗榮枯。
詩詞中文譯文:
曾經被西晉封為中散,后來又在東吳任大夫。
濃翠的松樹自知其存在將延續千古,而它清脆的聲音又有誰能詮釋四季變化的無聲?
松樹的枝柯慢慢彎曲起來,像龍蛇一樣變老,根腳盤來的爪距越來越粗。
只有等到淡雅秋天搖落的日子,才能真正看清普通木材的興盛與衰亡。
詩意和賞析:
《松》這首唐代詩,表達了松樹堅強不屈的品質和其對人們心靈的震撼。詩人在詩中描繪了松樹的形象和特點,將之與人生相比較,呈現出一種生命的力量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首先,詩人以松樹的外貌描繪了它的濃翠和健壯,顯示了松樹的長壽和不朽。詩中的“濃翠自知千古在”表明松樹自己都知道自己將永恒存在,并且與千古同在。
其次,詩人突出了松樹悠遠的歷史和對自然界的無聲影響。他問道:“清聲誰道四時無”,表達了人們很少注意到松樹輕微的聲音,而這個聲音其實反映了四季的變化。松樹的聲音如此微小而純凈,幾乎無法被察覺,但詩人認為這個聲音是無聲四時的象征。
進一步,詩人通過描寫松樹的生長過程,表達了松樹的堅韌和頑強。詩中的“枝柯偃后龍蛇老,根腳盤來爪距粗”揭示了松樹在歲月中的輾轉和蜿蜒成長的形象。詩人用龍蛇來比喻松樹的枝葉,暗喻它的長壽和立體的形態。
最后,詩人以秋天落葉的景象來暗示人們看清世俗的真相和萬物的生死。詩中的“直待素秋搖落日,始將凡木斗榮枯”表明只有在秋天,當一切都隨著草木凋零時,人們才能看到普通木材的興盛與衰亡。這潛在的比喻指向人們尤其是君子,要等待歲月的推移,才能真正識別出人生的意義和他們的實現。
整體而言,《松》表達了松樹堅忍不拔的品質,以及它對人們心靈的震撼。通過描繪松樹的形象和比喻,詩人傳達了生命的力量和生命本質的洞察力。這首詩體現了中國古代詩歌中關于自然與人生的相通性和生命力的美妙表達。
“直待素秋搖落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ōng
松
céng yú xī jìn fēng zhōng sàn, yòu xiàng dōng wú zuò dài fū.
曾于西晉封中散,又向東吳作大夫。
nóng cuì zì zhī qiān gǔ zài,
濃翠自知千古在,
qīng shēng shuí dào sì shí wú.
清聲誰道四時無。
zhī kē yǎn hòu lóng shé lǎo, gēn jiǎo pán lái zhǎo jù cū.
枝柯偃后龍蛇老,根腳盤來爪距粗。
zhí dài sù qiū yáo luò rì, shǐ jiāng fán mù dòu róng kū.
直待素秋搖落日,始將凡木斗榮枯。
“直待素秋搖落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