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何事于君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枝何事于君借”全詩
不隨世祖重攜劍,卻為文皇再讀書。
十載戰塵銷舊業,滿城春雨壞貧居。
一枝何事于君借,仙桂年年幸有馀。
分類:
作者簡介(沈彬)

[約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間在世]字子文,(五代詩話作子美。此從唐才子傳)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顯德四年間在世,年約九十歲左右。少孤,苦學。應舉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游湖、湘,隱云陽山數年。又游嶺表,約二十年,始還吳中。與僧虛中、齊己為詩友。時南唐李升鎮金陵,旁羅俊逸儒宿。彬應辟,知升欲取楊氏,因獻畫山水詩云:“須知筆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頓難”。升大喜,授秘書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致仕。歸,徙居宜春。時年八十余。李璟以舊恩召見,賜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詩集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納省卷贈為首劉象(第三舉)》沈彬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納省卷贈為首劉象(第三舉)》是唐代沈彬所寫的一首詩詞。全文如下:
曾應大中天子舉,四朝風月鬢蕭疏。
不隨世祖重攜劍,卻為文皇再讀書。
十載戰塵銷舊業,滿城春雨壞貧居。
一枝何事于君借,仙桂年年幸有馀。
中文譯文:
曾經應聘大中天子舉高中,四朝風月使我須發稀疏。
我沒有跟隨唐太宗重要的事業,反而是跟隨文皇再次深入讀書。
十年的戰亂消耗了我舊有的事業,滿城的春雨沖毀了我的貧寒住所。
一支詩文,為何有事情請你借寄給我,我幸運地生活在這座仙桂之下。
詩意和賞析:
《納省卷贈為首劉象(第三舉)》描寫了詩人沈彬在唐代的官場生涯和個人遭遇。這首詩是送給劉象的,劉象是沈彬的朋友,也是一個文才出眾的官員。詩的開頭曾提到自己曾經在大中天子的推舉下做過官,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如年齡、政治情勢等問題,導致自己的仕途受到了阻礙,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詩中提到不隨世祖(指唐太宗李世民)重攜劍,指的是沈彬沒有跟隨李世民參加戰爭事業,而是選擇了深入讀書,追求文學的成就。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自己的困境。十年的戰亂使得自己曾經有的事業毀于一旦,滿城的春雨摧毀了自己的貧寒住所。這里可理解為沈彬過去的功名利祿等在戰亂之后沒有了,生活變得異常困頓。
最后,詩中提到了一支詩文。詩人借此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夠借助文學的力量來扭轉自己的命運。仙桂的意象可能象征著詩人對于仕途的向往和對于美好的追求。詩的結尾,用“仙桂年年幸有馀”來描述自己希望能夠重獲功名的心愿,也透露出對于未來的期許和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這首詩詞寫出了詩人的遭遇和心境,藝術地表達了對于官場生涯追逐名利的思考和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描寫自己的親身經歷,詩人展示了對于個人命運的思考和對于自己未來前途的希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一種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一枝何事于君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à shěng juǎn zèng wéi shǒu liú xiàng dì sān jǔ
納省卷贈為首劉象(第三舉)
céng yīng dà zhōng tiān zǐ jǔ, sì cháo fēng yuè bìn xiāo shū.
曾應大中天子舉,四朝風月鬢蕭疏。
bù suí shì zǔ zhòng xié jiàn,
不隨世祖重攜劍,
què wéi wén huáng zài dú shū.
卻為文皇再讀書。
shí zài zhàn chén xiāo jiù yè, mǎn chéng chūn yǔ huài pín jū.
十載戰塵銷舊業,滿城春雨壞貧居。
yī zhī hé shì yú jūn jiè, xiān guì nián nián xìng yǒu yú.
一枝何事于君借,仙桂年年幸有馀。
“一枝何事于君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