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鳳旗門繞帝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建鳳旗門繞帝臺”全詩
七葉仙蓂依月吐,千株御柳拂煙開。
初年競貼宜春勝,長命先浮獻壽杯。
是日皇靈知竊幸,群心就捧大明來。
分類: 敘事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朝代:唐代,作者:蘇颋。
疏龍磴道切昭回,
寬敞的龍磴路切開回廊,
建鳳旗門繞帝臺。
鳳旗門圍繞著皇帝的寶座。
七葉仙蓂依月吐,
七片花葉的仙蓂依偎在月色下吐露芬芳,
千株御柳拂煙開。
千株柳樹拂去煙霧中盛開。
初年競貼宜春勝,
初次宴會,人們爭相貼近宜春勝地;
長命先浮獻壽杯。
為了長壽,先敬獻壽酒。
是日皇靈知竊幸,
這天皇帝的靈魂竊喜,
群心就捧大明來。
臣民們心悅誠服,齊聚在大明宮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大明宮中人日重宴的盛況。龍磴路寬敞而絢麗,鳳旗門圍繞著皇帝的寶座,展現了皇帝的威嚴和地位。仙蓂花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柳樹在煙霧中搖曳生姿。在宴會上,人們爭相向宜春勝地靠近,為了長命而獻上壽酒。皇帝的靈魂感到快慰,臣民們也紛紛贊美大明宮廷。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大明宮的盛況,展現了唐代皇帝權威和榮光。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精練的詩句,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宴會現場。詩人表達了對皇帝的敬仰和贊美,以及臣民對大明宮的熱愛和忠誠。通過描繪皇帝的威嚴和權勢,詩歌傳遞了對唐代帝王制度的肯定和推崇。整首詩情感飽滿,氣勢恢弘,展示了唐代帝王制度的莊嚴和輝煌。
“建鳳旗門繞帝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rì zhòng yàn dà míng gōng ēn cì cǎi lǚ rén shèng yìng zhì
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
shū lóng dèng dào qiè zhāo huí, jiàn fèng qí mén rào dì tái.
疏龍磴道切昭回,建鳳旗門繞帝臺。
qī yè xiān míng yī yuè tǔ,
七葉仙蓂依月吐,
qiān zhū yù liǔ fú yān kāi.
千株御柳拂煙開。
chū nián jìng tiē yí chūn shèng, cháng mìng xiān fú xiàn shòu bēi.
初年競貼宜春勝,長命先浮獻壽杯。
shì rì huáng líng zhī qiè xìng, qún xīn jiù pěng dà míng lái.
是日皇靈知竊幸,群心就捧大明來。
“建鳳旗門繞帝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