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回巖岫雨中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回巖岫雨中移”全詩
霧灑旌旗云外出,風回巖岫雨中移。
當軒半落天河水,繞徑全低月樹枝。
簫鼓宸游陪宴日,和鳴雙鳳喜來儀。
分類: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寫的是唐朝時侍宴安樂公主的山莊景色和宴會場景。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駿馬踏過城池,帝女樓臺在黃昏中閃耀。霧在旌旗上散開,云在風中吹過山岳。當夜幕降臨,河水吞沒了半邊天,月亮低垂在環繞徑道上的樹枝。簫聲與鼓點與皇帝同樂,雙鳳和諧地鳴叫,喜慶之氣臨到了宴會場地。
詩詞描繪了安樂公主的山莊的美麗景色和喜慶的宴會場景。其中,駿馬踏過城池,展示了公主的高傲和富有,帝女樓臺的璀璨動人,表現了公主的美麗與身份地位。霧散云破的描寫,使整個山莊顯得神秘而壯麗,給人一種仙境般的感覺。夜晚來臨,河水的奔涌和月亮的低垂,給人一種寧靜和恢弘的感覺。簫鼓喧囂的宴會場景,展示了皇帝的榮耀與喜慶,雙鳳的和鳴則象征著吉祥和團圓。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山莊的美景和宴會的喜慶場面,展現了唐代皇家的富貴和繁華。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皇室的贊美和向往之情。
“風回巖岫雨中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yàn ān lè gōng zhǔ shān zhuāng yìng zhì
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qīn qīn yǔ qí lì chéng chí, dì nǚ lóu tái xiàng wǎn pī.
駸駸羽騎歷城池,帝女樓臺向晚披。
wù sǎ jīng qí yún wài chū,
霧灑旌旗云外出,
fēng huí yán xiù yǔ zhōng yí.
風回巖岫雨中移。
dāng xuān bàn luò tiān hé shuǐ, rào jìng quán dī yuè shù zhī.
當軒半落天河水,繞徑全低月樹枝。
xiāo gǔ chén yóu péi yàn rì, hé míng shuāng fèng xǐ lái yí.
簫鼓宸游陪宴日,和鳴雙鳳喜來儀。
“風回巖岫雨中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