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閭宮娃能采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闔閭宮娃能采蓮”全詩
三千巧笑不復見,江頭廢苑花年年。
分類:
作者簡介(陳陶)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賦得古蓮塘》陳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得古蓮塘》
采蓮宮娃樂悠悠,蓮塘浩蕩船龍舟。
往昔巧笑今難覓,江頭廢苑花年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古代宮娃在古蓮塘采蓮的場景。詩人以描繪宮廷生活為主題,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
首兩句寫宮娃悠閑自在地在蓮塘中采蓮,他們坐在龍船上,身上佩戴著明珠,船如蛟龍一般浩蕩前行。這里的蓮塘和龍船象征著宮廷的豪華和美好。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他說過去的宮娃們三千巧笑,形容她們的笑容美麗而巧妙。然而,現在已經無法再見到她們的笑容了。江頭的廢棄花園每年都開滿了鮮花,但那些宮娃的笑容已經難以尋覓。
整首詩通過對宮娃采蓮和美好時光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對過去美好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過去的美好與現實的廢棄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和感嘆。同時,通過描繪宮廷生活中的奢華和美麗景象,呈現了唐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獨特魅力。
“闔閭宮娃能采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dé gǔ lián táng
賦得古蓮塘
hé lǘ gōng wá néng cǎi lián, míng zhū zuò pèi lóng wèi chuán.
闔閭宮娃能采蓮,明珠作佩龍為船。
sān qiān qiǎo xiào bù fù jiàn, jiāng tóu fèi yuàn huā nián nián.
三千巧笑不復見,江頭廢苑花年年。
“闔閭宮娃能采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