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文色動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觀文色動臺”全詩
密途汾水衛,清蹕晉郊陪。
寒著山邊盡,春當日下來。
御祠玄鳥應,仙仗綠楊開。
作頌音傳雅,觀文色動臺。
更知西向樂,宸藻協鹽梅。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奉和圣制答張說出雀鼠谷》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圣制答張說出雀鼠谷》是唐代蘇颋所寫的一首詩詞。
中文譯文:
雨施巡府罷,
云從訓俗回。
密途汾水衛,
清蹕晉郊陪。
寒著山邊盡,
春當日下來。
御祠玄鳥應,
仙仗綠楊開。
作頌音傳雅,
觀文色動臺。
更知西向樂,
宸藻協鹽梅。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場隆重的儀式,應該是皇帝在春日里向神鳥祭祖并舉行盛大的儀式。詩中寫到雨過天晴,皇帝從巡視的地方返回,一路有云朵作伴。他們穿過汾水密道,清蹕(清除道路雜物以便皇帝過去)進入晉郊陪祭。在儀式上,山脈已經草木皆寒,春天正當這一天降臨。皇帝祭祀時,神鳥回應了他的祈禱,仙仗(指仙人護送的隊伍)排列起來,綠楊樹開花。他們吟唱著莊重的頌詞,享受著藝術和文學帶來的愉悅,同時能感受到西方音樂的快樂,皇帝的賓館香花與新鮮的鹽梅共同彩繪了這一畫面。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盛大儀式和美好景象為主題,通過對自然和人造景觀的描繪,展示了皇權的威嚴和文化的繁榮。詩中采用了形象的語言,讓讀者能夠感受到濃厚的儀式氛圍和喜慶的心情。詩詞整體上節奏感強,用詞簡潔明了,富有節奏感。作者通過對細節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想象出這場盛大的儀式,同時也展示了唐代文化的繁榮和皇權的莊嚴。
“觀文色動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dá zhāng shuō chū què shǔ gǔ
奉和圣制答張說出雀鼠谷
yǔ shī xún fāng bà, yún cóng xùn sú huí.
雨施巡方罷,云從訓俗回。
mì tú fén shuǐ wèi, qīng bì jìn jiāo péi.
密途汾水衛,清蹕晉郊陪。
hán zhe shān biān jǐn, chūn dāng rì xià lái.
寒著山邊盡,春當日下來。
yù cí xuán niǎo yīng, xiān zhàng lǜ yáng kāi.
御祠玄鳥應,仙仗綠楊開。
zuò sòng yīn chuán yǎ, guān wén sè dòng tái.
作頌音傳雅,觀文色動臺。
gèng zhī xī xiàng lè, chén zǎo xié yán méi.
更知西向樂,宸藻協鹽梅。
“觀文色動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