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戈戰馬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揮戈戰馬馳”全詩
趙堯寧易印,鄧禹即分麾。
野餞回三杰,軍謀用六奇。
云邊愁出塞,日下愴臨岐。
拔劍行人舞,揮戈戰馬馳。
明年麟閣上,充國畫于斯。
分類: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
勁敵欲南攻,揚兵護邊疆。
趙堯將繼任,鄧禹執事命。
野外送三杰,軍中用六奇。
邊塞愁意濃,日落悵離離。
拔劍行人舞,揮戈戰馬馳。
明年麟閣上,國畫展英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尚書攝御史大夫趙堯赴朔方軍事的情景。唐朝面臨勁敵的南侵,趙堯被派往邊疆護衛國家安全。他接替了前任,并且鄧禹負責軍中事務。送行時,野外的人們為這三位勇士送行,軍中則運用六個奇策來應對敵人。在邊塞,人們懷著憂愁的情緒向趙堯告別,日落時分更是令人感到離別之情。趙堯奮起拔劍表演舞劍,士兵們揮舞戈矛,馬兒奔馳疾馳,彰顯軍隊的戰斗力。最后詩人表示,明年趙堯將在朝廷中擔任 important position,這將為國家增添光彩。
賞析:
這首詩以較為簡練的語言,展示了唐朝邊疆軍隊的風采和英勇士氣。詩人通過描寫人們的送行場景,塑造了趙堯和他的部隊的形象,展現了他們迎戰強大敵人的決心和意志。全詩起承轉合得當,扣人心弦,表達了對趙堯的贊賞和祝福。詩中融入了戰爭、邊疆和國家安全等主題,更加凸顯了邊疆守衛的重要性和軍人的英雄氣概。
“揮戈戰馬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zhào shàng shū shè yù shǐ dài fū fù shuò fāng jūn
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
jìn lǔ yù nán kuī, yáng bīng hù shuò chuí.
勁虜欲南窺,揚兵護朔陲。
zhào yáo níng yì yìn, dèng yǔ jí fēn huī.
趙堯寧易印,鄧禹即分麾。
yě jiàn huí sān jié, jūn móu yòng liù qí.
野餞回三杰,軍謀用六奇。
yún biān chóu chū sài, rì xià chuàng lín qí.
云邊愁出塞,日下愴臨岐。
bá jiàn xíng rén wǔ, huī gē zhàn mǎ chí.
拔劍行人舞,揮戈戰馬馳。
míng nián lín gé shàng, chōng guó huà yú sī.
明年麟閣上,充國畫于斯。
“揮戈戰馬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