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此御溝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及此御溝花”全詩
然明方改俗,去病不為家。
將禮登壇盛,軍容出塞華。
朔風搖漢鼓,邊馬思胡笳。
旗合無邀正,冠危有觸邪。
當看勞還日,及此御溝花。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同餞陽將軍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同餞陽將軍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右地接龜沙,中朝任虎牙。
這里是接近龜山的地方,朝廷派遣將軍來鎮守。
然明方改俗,去病不為家。
然而,他明智地改變了這里的習俗,不重利益。
將禮登壇盛,軍容出塞華。
他將禮儀提升到最高點,軍容威武,守護邊疆。
朔風搖漢鼓,邊馬思胡笳。
北方的寒風搖動著戰鼓,邊境的馬兒思念著胡笳的聲音。
旗合無邀正,冠危有觸邪。
軍旗飄揚,沒有錯亂,而冠帶之威卻冒犯邪惡。
當看勞還日,及此御溝花。
等到他完成了這項重任后,回朝受封,儼然如花一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颋送別官員的詩。詩中描述了被餞送的將軍的背景和品質。將軍兼任御史中丞,同時也是源州都督,責任重大。他來到這個地方后,有智慧地改變了附近的風俗習慣,不貪圖個人利益,專心致志地保護邊疆,使得這里的軍容威武,與中央朝廷保持了緊密的聯系。在北方寒風的吹襲下,戰鼓隆隆響起,駐守在邊疆的馬兒思念著遠方的笛聲。將軍統領下的軍隊井然有序,沒有違紀亂紀,展示了他嚴謹的作風和堅決的決心。然而,他也面臨著來自邪惡的挑戰,他的威嚴所觸犯了邪惡的勢力。當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回朝受封時,他將成為朝廷的佼佼者,如同盛開的花朵一般。整首詩以敘事的方式展示了將軍的品質和功績,同時也展示了蘇颋對將軍的贊美和送別之情。
“及此御溝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jiàn yáng jiāng jūn jiān yuán zhōu dū du yù shǐ zhōng chéng
同餞陽將軍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yòu dì jiē guī shā, zhōng cháo rèn hǔ yá.
右地接龜沙,中朝任虎牙。
rán míng fāng gǎi sú, qù bìng bù wéi jiā.
然明方改俗,去病不為家。
jiāng lǐ dēng tán shèng, jūn róng chū sài huá.
將禮登壇盛,軍容出塞華。
shuò fēng yáo hàn gǔ, biān mǎ sī hú jiā.
朔風搖漢鼓,邊馬思胡笳。
qí hé wú yāo zhèng, guān wēi yǒu chù xié.
旗合無邀正,冠危有觸邪。
dāng kàn láo hái rì, jí cǐ yù gōu huā.
當看勞還日,及此御溝花。
“及此御溝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