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流去殺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先流去殺慈”全詩
教成提將鼓,禮備植虞旗。
不取從畋樂,先流去殺慈。
舜韶同舞日,湯祝盡飛時。
物應陽和施,人知雨露私。
何如穆天子,七萃幾勞師。
分類: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扈從鳳泉和崔黃門喜恩旨解嚴罷圍之作》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扈從鳳泉和崔黃門喜恩旨解嚴罷圍之作》是唐代詩人蘇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可能如下:
輦路岐山曲,
儲胥渭水湄。
教成提將鼓,
禮備植虞旗。
不取從畋樂,
先流去殺慈。
舜韶同舞日,
湯祝盡飛時。
物應陽和施,
人知雨露私。
何如穆天子,
七萃幾勞師。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鳳泉和崔黃門喜恩旨解嚴罷圍的贊美之情。
首先,詩中提到了輦路岐山曲和儲胥渭水湄,描繪了皇帝走出宮殿的場景。然后詩人表達了對將軍們的教導和激勵,提到了將軍的鼓聲和軍旗。接著,詩人提到了不追求畋樂的樂趣,而是首先要去殺伐敵人。詩人進一步引用了舜帝和湯帝的傳說,比喻著時代的英雄們在奉行崇高的責任時的光榮與自豪。
詩中也提到了自然界對患難中的人們的關懷,物應陽和施,暗指自然界對人間的降雨滋潤和陽光照耀。同時,詩人讓人們認識到,這些恩澤是私下功勞,不為人所知。
最后,詩人以何如穆天子的問句來呼應整首詩。穆天子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是當時的帝王,也是眾人景仰的楷模。詩人通過贊頌皇帝,表示對解嚴和罷圍的喜悅之情,同時暗示了國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以及帝王的明智才干,讓人們感嘆高瞻遠矚的統治者的卓越。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具體的歷史背景下的場景,以及對皇帝和將軍們的稱贊和敬仰。通過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描寫,以及對偉大統治者的贊譽,詩人傳達了自己對和平安寧、繁榮昌盛的向往和祝愿。
“先流去殺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ù cóng fèng quán hé cuī huáng mén xǐ ēn zhǐ jiě yán bà wéi zhī zuò
扈從鳳泉和崔黃門喜恩旨解嚴罷圍之作
niǎn lù qí shān qǔ, chǔ xū wèi shuǐ méi.
輦路岐山曲,儲胥渭水湄。
jiào chéng tí jiāng gǔ, lǐ bèi zhí yú qí.
教成提將鼓,禮備植虞旗。
bù qǔ cóng tián lè, xiān liú qù shā cí.
不取從畋樂,先流去殺慈。
shùn sháo tóng wǔ rì, tāng zhù jǐn fēi shí.
舜韶同舞日,湯祝盡飛時。
wù yīng yáng hé shī, rén zhī yǔ lù sī.
物應陽和施,人知雨露私。
hé rú mù tiān zǐ, qī cuì jǐ láo shī.
何如穆天子,七萃幾勞師。
“先流去殺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