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識無人奈老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舊識無人奈老何”全詩
夜來孤館重來宿,枕底灘聲似舊年。
秭歸城邑昔曾過,舊識無人奈老何。
獨有凄清難改處,月明聞唱竹枝歌。
分類:
作者簡介(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乾道四明圖經》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再經秭歸二首》王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經秭歸二首》是唐代詩人王周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總角曾隨上峽船,
尋思如夢可凄然。
夜來孤館重來宿,
枕底灘聲似舊年。
秭歸城邑昔曾過,
舊識無人奈老何。
獨有凄清難改處,
月明聞唱竹枝歌。
詩意:
這首詩以詩人王周再次經過秭歸為背景,表達了他的心情和對過去的思念。他回憶起年輕時隨船經過峽谷的經歷,現在又重回孤寂的宿店,枕邊的水聲依舊如同往年。他曾經游歷過秭歸,但現在再次來到這里,卻找不到當年的熟悉面孔,只能無奈地面對歲月的變遷。雖然一切都已變化,但他依然感受到了秭歸的凄清之美,聽到竹枝歌的歌聲在月光下回蕩。
賞析:
這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秭歸的思念和心境的變化。通過描寫航行、宿店和水聲等具體景物,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詩中的凄清之美與歲月的變遷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一種傷感而又深思的感覺。
“舊識無人奈老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jīng zǐ guī èr shǒu
再經秭歸二首
zǒng jiǎo céng suí shàng xiá chuán, xún sī rú mèng kě qī rán.
總角曾隨上峽船,尋思如夢可凄然。
yè lái gū guǎn chóng lái sù, zhěn dǐ tān shēng shì jiù nián.
夜來孤館重來宿,枕底灘聲似舊年。
zǐ guī chéng yì xī céng guò, jiù shí wú rén nài lǎo hé.
秭歸城邑昔曾過,舊識無人奈老何。
dú yǒu qī qīng nán gǎi chù, yuè míng wén chàng zhú zhī gē.
獨有凄清難改處,月明聞唱竹枝歌。
“舊識無人奈老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