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只在秋江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也知只在秋江上”全詩
也知只在秋江上,明月蘆花何處尋。
分類:
作者簡介(李歸唐)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際的學者和教育家。字楚嶼,又作魯嶼,號舜水,漢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貢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詔特征,未就,人稱征君。清兵入關后,流亡在外參加抗清復明活動。南明亡后,東渡定居日本,在長崎(qí)、江戶(今東京)授徒講學,傳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學特點是提倡“實理實學、學以致用”,認為“學問之道,貴在實行,圣賢之學,俱在踐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影響。朱之瑜和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顏元一起被稱為明末清初中國五大學者。并與王陽明、黃梨洲、嚴子陵稱為余姚四先賢。
《失鷺鶿》李歸唐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失鷺鶿》中文譯文:
失去了鷺鶿,
養了它已經好多年。
現在它離開了,
我無法釋懷。
我不停地思考,
為什么它選擇離去。
我知道它必須在秋天的江上,
才能找到明月和蘆花。
詩意和賞析:
《失鷺鶿》是一首描述作者失去一只鷺鶿的詩,鷺鶿一直是古代詩人喜愛描寫的動物之一。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鷺鶿離去的遺憾之情,并思考鷺鶿離去的原因。詩中寫到鷺鶿在秋天的江上才能找到明月和蘆花,給人以一種詩意和寓意豐富的感覺。
詩中作者用幾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鷺鶿的離去和自己的沉思,將自然景物與個人情感相融合,給人以離情別緒之感。通過描寫鷺鶿尋找明月蘆花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渴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描述,展現了作者對于鷺鶿離去和自由的思考,并以自然景物為媒介,傳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遺憾之情。
“也知只在秋江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lù cí
失鷺鶿
xī yǎng lái lái suì yuè shēn, lóng kāi bú jiàn yì shěn yín.
惜養來來歲月深,籠開不見意沈吟。
yě zhī zhī zài qiū jiāng shàng, míng yuè lú huā hé chǔ xún.
也知只在秋江上,明月蘆花何處尋。
“也知只在秋江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