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條江柳早秋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條江柳早秋枝”全詩
欲折爾來將贈別,莫教煙月兩鄉悲。
分類:
作者簡介(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送姚員外》薛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姚員外,是指送別姚員外的詩。薛濤在詩中以描寫江柳的景象來表達人物離別的情感。
詩的中文譯文為:
江邊的柳樹在早秋時節披上了一層輕盈的風色,被微風吹動,但還未褪去綠意。我欲將這柳枝摘下,獻給要離別的姚員外,但不要讓煙雨和月光使兩地的人們都感到悲傷。
這首詩描寫了江邊柳樹的景色,用柳枝的裊娜形態呼應了人物的離別之情。作者通過描繪秋天江邊的景色,將離別的感傷融入其中,表達了自己對姚員外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詩的賞析:薛濤以贈別為主題,通過對江邊柳樹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和姚員外的離別之情。詩中的“萬條江柳早秋枝,裊地翻風色未衰”,以柳枝早秋的景象來隱喻人物的離別,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描寫能力。詩中最后兩句“欲折爾來將贈別,莫教煙月兩鄉悲”,表達了作者不忍讓煙雨和月光也感到悲傷,希望能以自己的詩詞送別,化解離別的傷感。
這首詩以其細膩而含蓄的表達方式,將離別之情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展現了薛濤獨特的詩歌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萬條江柳早秋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o yuán wài
送姚員外
wàn tiáo jiāng liǔ zǎo qiū zhī, niǎo dì fān fēng sè wèi shuāi.
萬條江柳早秋枝,裊地翻風色未衰。
yù zhé ěr lái jiāng zèng bié, mò jiào yān yuè liǎng xiāng bēi.
欲折爾來將贈別,莫教煙月兩鄉悲。
“萬條江柳早秋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