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縱有詩將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仁縱有詩將賦”全詩
安仁縱有詩將賦,一半音詞雜悼亡。
分類:
作者簡介(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別李郎中》薛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李郎中》是唐代女詩人薛濤創作的一首詩。該詩描繪了離別的凄涼和詩人對逝去親友的思念。
花落梧桐鳳別凰,
在梧桐樹上,鳳凰與凰鳥分別。
想登秦嶺更凄涼。
若是想要登上秦嶺,更加凄涼。
安仁縱有詩將賦,
即使李郎中有詩才,
一半音詞雜悼亡。
也無法擺脫對逝去親友的思念。
這首詩以描繪花落梧桐與鳳凰分別的場景為開頭,通過描寫登上秦嶺的意愿來表達詩人內心的凄涼。詩人提到李郎中擁有才華,但描寫他的詩作時卻充滿了悼念之情。整首詩通過表達離別和思念的情感,喚起讀者對人生離別和寂寞的感同身受之情。
這首詩在形式上使用了平仄對仗齊全的五言律詩,整體給人一種朗朗上口的感覺。薛濤通過簡潔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手法,將詩人的思念之情娓娓道來,讓讀者產生共鳴。
總體來說,這首詩既描繪了離別的凄涼情景,又表達了詩人對逝去親友的深深思念之情,通過以秦嶺和詩作為象征,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寂寞。這首詩詞刻畫了人情與時光碾碎的痛楚,感人而深情。
“安仁縱有詩將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lǐ láng zhōng
別李郎中
huā luò wú tóng fèng bié huáng, xiǎng dēng qín lǐng gèng qī liáng.
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凄涼。
ān rén zòng yǒu shī jiāng fù, yī bàn yīn cí zá dào wáng.
安仁縱有詩將賦,一半音詞雜悼亡。
“安仁縱有詩將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