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令云雨暗池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先令云雨暗池塘”全詩
誰憐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
茱萸秋節佳期阻,金菊寒花滿院香。
神女欲來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九日遇雨二首》薛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九日遇雨二首》
風勁吹過戈壁,北方的寒氣滲透深入,
江城蕭條,白天一片陰沉。
誰會同情,不愿登山前去,
可惜寒冷的花兒卻絲毫不亮眼。
木瓜在秋天里應該盛開,可惜佳節被阻擋,
金菊寒氣中的花朵香氣彌漫整個院子。
神女似乎有意要到來,先讓云雨遮掩池塘。
詩意: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表達了對于人們遇到不順意的事情的感慨和不滿情緒。詩人借助自然景象的描繪,使得讀者能夠進一步體會到詩人內心的情感。
賞析:《九日遇雨二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秋天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由此感到了對于命運的無奈和對于現實的不滿。通過描繪“萬里驚飆朔氣深,江城蕭索晝陰陰”的景象,詩人用寒冷和陰沉的氣氛來襯托出自己的情緒。雖然詩中提到了一些美好的事物如“寒芳色似金”、“金菊滿院香”,但是這些美好的事物卻被作者直接或間接地與不順心的事情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反差和矛盾。最后兩句“先令云雨暗池塘”,則是表達了詩人對于未來的期盼和希望。整首詩始終貫穿著作者對于現實的不滿和對于美好未來的向往。
“先令云雨暗池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yù yǔ èr shǒu
九日遇雨二首
wàn lǐ jīng biāo shuò qì shēn, jiāng chéng xiāo suǒ zhòu yīn yīn.
萬里驚飆朔氣深,江城蕭索晝陰陰。
shuí lián bù dé dēng shān qù, kě xī hán fāng sè shì jīn.
誰憐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
zhū yú qiū jié jiā qī zǔ, jīn jú hán huā mǎn yuàn xiāng.
茱萸秋節佳期阻,金菊寒花滿院香。
shén nǚ yù lái zhī yǒu yì, xiān lìng yún yǔ àn chí táng.
神女欲來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先令云雨暗池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