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紅絲毯上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得紅絲毯上眠”全詩
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分類:
作者簡介(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十離詩·犬離主》薛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離詩·犬離主》是唐代薛濤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一只狗的視角敘述了自己被分離主人的遭遇,表達了無辜受害的悲苦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已馴服朱門數載,
毛發潔凈,讓主人疼愛。
無緣無故咬了親情的客,
卻無法躺在紅絲毯上長眠。
詩詞傳達的詩意是,主人對寵物狗的愛護與狗對主人的依戀,以及在被主人棄之門外后的無奈和痛苦感。詩人通過狗的視角,將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和互動描繪得深入細膩。
這首詩詞寫出了寵物狗的忠誠和無辜受害的心情。詩中的“朱門”指的是高門顯貴的家庭,詩人用“朱門”代表主人的地位和家庭的溫暖。狗一直在朱門生活多年,被主人疼愛和寵幸,毛發潔凈是主人對其優待的體現。然而,無緣無故狗卻咬了親情的客人,結果被趕出家門,失去了主人的呵護和愛撫,無奈地在門外無處安眠。
這首詩詞通過狗兒的視角,反映出動物對人類情感的寄托和依賴,以及對人類所造成傷害的無辜。寵物狗代表著人與動物的情感關系,給人們思考和反思人與動物之間的互動提供了啟示。整首詩抒發了主人與寵物之間那種深厚情感的悲傷和無奈,表達出狗兒被分離主人后的心情,引起讀者對人性與動物關系的思考。
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意義,通過狗的形象和視角,揭示了主人與寵物的情感紐帶和交流,以及人類對動物所觸發的不良后果。同時,詩人通過揭示動物的無辜受害和無奈,向讀者反思尊重生命、珍視動物的權益等方面提出了警示和感召。
“不得紅絲毯上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lí shī quǎn lí zhǔ
十離詩·犬離主
xún rǎo zhū mén sì wǔ nián, máo xiāng zú jìng zhǔ rén lián.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凈主人憐。
wú duān yǎo zhe qīn qíng kè, bù dé hóng sī tǎn shàng mián.
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不得紅絲毯上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