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那羅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成就那羅延”全詩
智者俱不受,愚夫納二邊。
我奉能仁教,歸依彌勒前。
愿闡摩訶衍,成就那羅延。
分類:
《書遺文后》僧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遺文后》是唐代僧鳳創作的一首詩。它以對比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文中,作者用“苦哉黑闇女,樂矣功德天”來描述人生的兩種境遇。首先,他將黑暗比喻為苦難、困境,暗示著人生中的痛苦和艱難。而后,作者將美好的功德天比喻為快樂和幸福,抒發了對人生美好境遇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來,作者描繪了兩種不同的人對這兩種境遇的態度。智者(智慧者)并不追求功德天,而愚夫(愚笨的人)卻把自己扉入黑暗之中。這里,作者透過對比兩種人的選擇,展示了智慧和愚昧之間的區別。
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的信仰和希望。他宣稱自己追隨能仁教(佛教),投向彌勒(佛教中的救世主)前。他希望能夠理解宣說摩訶衍(佛教經典的一部分),獲得那羅延(佛教中的智慧和解脫)。
這首詩通過對比黑暗和功德天、智者和愚夫、信仰和追求智慧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人性的思索。詩中運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用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揭示了人生的苦難與美好,智慧和愚昧的選擇,以及對解脫和智慧的追求。
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唐代僧鳳對人生的深入思考和對宗教信仰的虔誠,以及對智慧和解脫的追求。它給讀者帶來了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以及對內心追求的啟示。
“成就那羅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yí wén hòu
書遺文后
kǔ zāi hēi àn nǚ, lè yǐ gōng dé tiān.
苦哉黑闇女,樂矣功德天。
zhì zhě jù bù shòu, yú fū nà èr biān.
智者俱不受,愚夫納二邊。
wǒ fèng néng rén jiào, guī yī mí lè qián.
我奉能仁教,歸依彌勒前。
yuàn chǎn mó hē yǎn, chéng jiù nà luó yán.
愿闡摩訶衍,成就那羅延。
“成就那羅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