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隴啟山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佛隴啟山扉”全詩
古偈穿花線,春裝卷葉衣。
僧墟回水寺,佛隴啟山扉。
愛別吾何有,人心強有違。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送德守二叔侄上人還國清寺覲師》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送德守二叔侄上人還國清寺覲師
道賢齊二阮,俱向竹林歸。
道德高尚的阮德守和阮二叔,都回到竹林了。
古偈穿花線,春裝卷葉衣。
他們的古老偈言如同穿過花朵的線一般,他們的春天裝扮如葉子被卷起。
僧墟回水寺,佛隴啟山扉。
他們回到僧墟的水寺,開啟佛隴山的門扉。
愛別吾何有,人心強有違。
對于他們愛別相送,我既無法不表達愛意,但人心卻常常與之相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送別德守和二叔侄上人回國清寺覲見佛陀的情景。德守和二叔侄是道德高尚的人,他們回到竹林,象征著他們回歸自然和追求心境的寧靜。他們的偈言古樸而如線穿花,說明他們的言行深入人心,有啟迪人心的力量。他們的行為如同春天裝扮的葉子,讓人感到欣喜和生機勃勃。
詩中還提到了僧墟回水寺,佛隴啟山扉,描繪了他們回到僧眾所在的寺廟,開啟佛隴山的門扉,意味著他們要去尋求更高的境界和禪悟。
最后兩句則表達了送別時的矛盾感。詩人無法不表達自己的愛別之情,但他也意識到人心常常與愛別相悖,可能存在離別之后的遺憾和痛苦。
整首詩抒發了對道德高尚者的贊美,描繪了他們回歸自然和尋求內心寧靜的境地,并表達了送別的矛盾情感。通過對象和景物的描寫,詩中傳遞著對精神追求和內心境遇的深思。
“佛隴啟山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é shǒu èr shū zhí shàng rén hái guó qīng sì jìn shī
送德守二叔侄上人還國清寺覲師
dào xián qí èr ruǎn, jù xiàng zhú lín guī.
道賢齊二阮,俱向竹林歸。
gǔ jì chuān huā xiàn, chūn zhuāng juàn yè yī.
古偈穿花線,春裝卷葉衣。
sēng xū huí shuǐ sì, fú lǒng qǐ shān fēi.
僧墟回水寺,佛隴啟山扉。
ài bié wú hé yǒu, rén xīn qiáng yǒu wéi.
愛別吾何有,人心強有違。
“佛隴啟山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