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持光謝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持光謝水”全詩
不持光謝水,翻將影學冰。
分類:
作者簡介(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詠鏡》駱賓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鏡》:
月無芳桂,
照日有花菱。
不持光謝水,
翻將影學冰。
中文譯文:
月亮沒有芳美的桂花,
照映著太陽下的花草。
沒有拿起光芒折射水面,
反而學習冰鏡一樣。
詩意:
這首詩以月亮和鏡子作為主題,通過對比描繪了月亮和鏡子不同的特點和功能。月亮沒有芳美的桂花,而鏡子則反射出太陽下的花草美麗芬芳。作者以此映射出自己的人生態度,表達了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寫景細膩,用寥寥數語勾勒出了月亮和鏡子的形象,通過對比突出了它們的特點和做用。月亮作為夜空的明亮之物,以其自身的光輝點亮了夜晚;而鏡子則具有反射功能,映照出周圍的事物。作者將月亮的缺點和鏡子的優點結合在一起,以此來表達他對于生活態度的思考。
詩中的“不持光謝水,翻將影學冰”一句,意味著作者拒絕將自己的光芒照射在水面上,而選擇像冰一樣學習影子。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個人的態度和追求的表達,他寧愿保持內心的冷靜和鏡子一樣只是反射周圍人文景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月亮和鏡子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于生活的思考和個人態度的體現。
“不持光謝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jìng
詠鏡
xiě yuè wú fāng guì, zhào rì yǒu huā líng.
寫月無芳桂,照日有花菱。
bù chí guāng xiè shuǐ, fān jiāng yǐng xué bīng.
不持光謝水,翻將影學冰。
“不持光謝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