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郢城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昨日郢城回”全詩
dz深黃狖小,地暖白云多。
孔圣嗟大謬,玄宗爭奈何。
空馀峴山色,千古共嵯峨。
花落谷鶯啼,精靈安在哉。
青山不可問,永日獨裴回。
冢穴應藏虎,荒碑只見苔。
伊余亦惆悵,昨日郢城回。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經孟浩然鹿門舊居二首》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孟浩然鹿門舊居二首》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孟子的終焉之地,游人的經歷,以及對孔子和玄宗的思考。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孟子的舊居,游人能夠得以游覽。
深黃狖小,地暖,云彩眾多。
孔圣對此大為惋惜,玄宗又該如何面對這一切。
仍然留存著峴山的美景,千古共同見證著其獨特之處。
花兒凋謝,山谷中鳥兒啼叫,精靈們如今在何方?
青山無法詢問,長日子里孤獨地回望。
這個墓地里可能藏有猛虎,而荒廢的碑上只能看到苔蘚。
我也感到哀傷,昨天才在郢城回首。
詩意:
詩中通過描寫孟子的舊居和游人的經歷,表達了對古代圣賢和歷史的思考和敬仰。詩人以孟子的舊居為背景,揭示了時代的更迭和人事的消長。他對孔子和玄宗的評價,體現了歷史的見證和對人物命運的思考。詩人也表達了對自身命運和環境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然和人事的無情的思考。
賞析:
該詩詞以孟子的舊居為背景,以孟子和玄宗為象征,通過描繪鹿門的景色,以及對歷史和人事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古代圣賢和歷史的敬仰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形象和隱喻,詩人通過描述山谷中的花朵凋謝和鳥兒的啼叫,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整首詩以平凡的景物和個人經歷反映了歷史的變遷和命運的輪回,表現了詩人對人生和歷史的深刻思考。
“昨日郢城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mèng hào rán lù mén jiù jū èr shǒu
經孟浩然鹿門舊居二首
mèng zǐ zhōng yān chù, yóu rén de de guò.
孟子終焉處,游人得得過。
dz shēn huáng yòu xiǎo, dì nuǎn bái yún duō.
dz深黃狖小,地暖白云多。
kǒng shèng jiē dà miù, xuán zōng zhēng nài hé.
孔圣嗟大謬,玄宗爭奈何。
kōng yú xiàn shān sè, qiān gǔ gòng cuó é.
空馀峴山色,千古共嵯峨。
huā luò gǔ yīng tí, jīng líng ān zài zāi.
花落谷鶯啼,精靈安在哉。
qīng shān bù kě wèn, yǒng rì dú péi huí.
青山不可問,永日獨裴回。
zhǒng xué yīng cáng hǔ, huāng bēi zhī jiàn tái.
冢穴應藏虎,荒碑只見苔。
yī yú yì chóu chàng, zuó rì yǐng chéng huí.
伊余亦惆悵,昨日郢城回。
“昨日郢城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