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簾繁暑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卷簾繁暑退”全詩
卷簾繁暑退,濕樹一蟬新。
道在誰為主,吾衰自有因。
只應江海上,還作狎鷗人。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明進士北齋避暑》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明進士北齋避暑,往來的友人多受到了風雨的影響,因為他很有德行所以有鄰人的贊揚。卷起窗簾,多繁重的夏天也散去了,濕漉漉的樹上響起了新蟬的聲音。道路上,有誰是主人呢,我的衰老自有原因。只應該在江海上,再變成游鳥的人。
詩意:《明進士北齋避暑》通過描寫北齋避暑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詩人以北齋避暑為題材,從其中引發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詩中表達了對友人受雨水打擾的遺憾,同時又提及了自己的衰老與境遇不佳,以及對未來的期待。
賞析:詩詞以北齋避暑為背景,運用夏天和友人之間的對比,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友人多沖雨的描繪,體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不可抗力。卷起窗簾,代表著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人們開始享受涼爽的氣候。濕樹上一蟬新,描繪了自然界的生機盎然。詩人通過友人和自身的對比,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希望。最后兩句“只應江海上,還作狎鷗人”,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向往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文筆,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生活和自然的感慨。
“卷簾繁暑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jìn shì běi zhāi bì shǔ
明進士北齋避暑
xiāng fǎng duō chōng yǔ, yóu lái dé yǒu lín.
相訪多沖雨,由來德有鄰。
juàn lián fán shǔ tuì, shī shù yī chán xīn.
卷簾繁暑退,濕樹一蟬新。
dào zài shuí wéi zhǔ, wú shuāi zì yǒu yīn.
道在誰為主,吾衰自有因。
zhǐ yīng jiāng hǎi shàng, hái zuò xiá ōu rén.
只應江海上,還作狎鷗人。
“卷簾繁暑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