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禪大石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宵禪大石旁”全詩
惟擎一鐵缽,舊亦講金剛。
午飯孤煙里,宵禪大石旁。
羨師終不及,湘浪淥茫茫。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送僧之湖外》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之湖外》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內容描寫了貫休送別一位出禪修行的僧人的情景。
中文譯文:
去旨趣非常,
離去并非真正的目的。
春風爾莫狂。
春風吹拂,不要狂熱。
惟擎一鐵缽,
只攜帶了一只壺。
舊亦講金剛。
過去也曾講述過金剛經。
午飯孤煙里,
午飯的煙霧中。
宵禪大石旁。
夜晚修禪時,靠著大石頭。
羨師終不及,
我仍然羨慕那位禪師,
湘浪淥茫茫。
但禪修的道路卻是漫長而模糊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貫休對于禪修的向往和贊美之情。貫休在送別僧人的時候,表達了對他的羨慕,同時也提醒他不要過于追求世俗的熱情和享樂。
詩詞語言簡練,用詞樸實,表達了貫休對于禪修生活的理解和敬仰。通過描述箇中細節,如只攜帶一只鐵缽和宵禪靠大石旁,展現了禪修者生活的簡樸和超脫塵世的心態。
整首詩詞營造出清幽靜謐的禪修氛圍,將讀者帶入禪修者的世界,感受他們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和追求內心安寧與自由的追求。
這首詩詞整體表現了貫休對于禪修生活的向往和贊美,展現了他對于禪修者的羨慕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追求內心清凈與寧靜的人們的敬佩和勸誡。
“宵禪大石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zhī hú wài
送僧之湖外
qù zhǐ qù fēi cháng, chūn fēng ěr mò kuáng.
去旨趣非常,春風爾莫狂。
wéi qíng yī tiě bō, jiù yì jiǎng jīn gāng.
惟擎一鐵缽,舊亦講金剛。
wǔ fàn gū yān lǐ, xiāo chán dà shí páng.
午飯孤煙里,宵禪大石旁。
xiàn shī zhōng bù jí, xiāng làng lù máng máng.
羨師終不及,湘浪淥茫茫。
“宵禪大石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