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可便懷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可便懷安”全詩
云邊踏燒去,月下把書看。
澗水仙居共,窗風漆樹寒。
吾君方側席,未可便懷安。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寄烏龍山賈泰處士》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烏龍山賈泰處士》這首詩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寄予好友的詩。下面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庭院里的果樹色澤如紅花,夕陽余暉映照著相思之情。云邊踏上爐火,月光下看著書籍。澗水奇峰共同居住,窗外的風吹過黑漆樹,寒意襲人。我的朋友目前身處旁邊,我無法輕易地安慰你。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庭院和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好友賈泰的思念之情。作者提到了庭院里紅艷如花的果樹和夕陽的余暉,形容了自己內心的相思之情。他提到云邊踏火和在月光下看書,或許暗指了自己的寂寞和無聊,也表達了對賈泰的思念。作者還描繪了澗水和奇峰的景色,表示即使他們身處不同地方,也希望他們能共同欣賞自然美景,感受共同的情愫。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好友的深情厚意。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紅艷的果樹與夕陽的余暉形成鮮明的對比,突顯出作者內心的相思之情。通過提到云邊踏火和月下閱讀,作者表達了無聊和寂寞,暗示了自己的思念之情。然而,作者最后表示自己無法輕易地安慰好友,表達出一種無奈和隔閡的情感。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好友的情意,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無法排遣的思念之情。
“未可便懷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ū lóng shān jiǎ tài chǔ shì
寄烏龍山賈泰處士
tíng guǒ sè rú dān, xiāng sī xī zhào cán.
庭果色如丹,相思夕照殘。
yún biān tà shāo qù, yuè xià bǎ shū kàn.
云邊踏燒去,月下把書看。
jiàn shuǐ xiān jū gòng, chuāng fēng qī shù hán.
澗水仙居共,窗風漆樹寒。
wú jūn fāng cè xí, wèi kě biàn huái ān.
吾君方側席,未可便懷安。
“未可便懷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