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月中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一月中登”全詩
餅不煮石吃,眉應似發長。
風榸支酒甕,鶴虱落琴床。
雖斅忘機者,斯人尚未忘。
見說祝融峰,擎天勢似騰。
藏千尋瀑布,出十八高僧。
古路無人跡,新霞出石棱。
終期將爾叟,一一月中登。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懷南岳隱士二首(一作贈隱者)》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懷南岳隱士二首(一作贈隱者)
千峰映碧湘,真隱此中藏。
餅不煮石吃,眉應似發長。
風榸支酒甕,鶴虱落琴床。
雖斅忘機者,斯人尚未忘。
見說祝融峰,擎天勢似騰。
藏千尋瀑布,出十八高僧。
古路無人跡,新霞出石棱。
終期將爾叟,一一月中登。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寫描繪了南岳山的風景,以及那些隱士們逐漸忘卻塵世,堅守修行的精神。
第一首詩寫的是詩人自己對南岳山隱士的向往與敬仰。詩人描述了南岳山的千峰碧湘的壯麗景色,以及真正的隱居者在這里隱匿身跡。他贊美隱士們能夠像石頭不吃面餅一樣,忘卻塵世的欲望,修行養性。他進一步將隱士與發長的眉毛作比,贊美他們深入內心的修行。
第二首詩寫的是南岳山上的祝融峰,以及隱藏其中的瀑布和十八高僧。詩人形容祝融峰猶如龍騰起舞,天高自在。他贊美瀑布的隱藏和高僧的修行。他再次呼喚那些正在修行的隱士們,希望能和他們一起登上南岳山。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南岳山隱士的敬佩和向往,也表達了詩人厭倦塵世紛擾的心境。與此同時,他也向那些真正尚未忘卻忘卻修行的隱士致以敬意,并期盼與他們一同登上南岳山。
“一一月中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nán yuè yǐn shì èr shǒu yī zuò zèng yǐn zhě
懷南岳隱士二首(一作贈隱者)
qiān fēng yìng bì xiāng, zhēn yǐn cǐ zhōng cáng.
千峰映碧湘,真隱此中藏。
bǐng bù zhǔ shí chī, méi yīng shì fā zhǎng.
餅不煮石吃,眉應似發長。
fēng zhāi zhī jiǔ wèng, hè shī luò qín chuáng.
風榸支酒甕,鶴虱落琴床。
suī xiào wàng jī zhě, sī rén shàng wèi wàng.
雖斅忘機者,斯人尚未忘。
jiàn shuō zhù róng fēng, qíng tiān shì shì téng.
見說祝融峰,擎天勢似騰。
cáng qiān xún pù bù, chū shí bā gāo sēng.
藏千尋瀑布,出十八高僧。
gǔ lù wú rén jī, xīn xiá chū shí léng.
古路無人跡,新霞出石棱。
zhōng qī jiāng ěr sǒu, yī yī yuè zhōng dēng.
終期將爾叟,一一月中登。
“一一月中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