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乘青帝出蓬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乘青帝出蓬萊”全詩
我在目前人不識,為留一笠莫沉埋。
分類:
作者簡介(呂巖)

呂巖,也叫做呂洞賓。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一作□),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世稱呂祖或純陽祖師,為民間神話故事八仙之一。較早的宋代記載,稱他為“關中逸人”或“關右人”,元代以后比較一致的說法,則為河中府蒲坂縣永樂鎮(今屬山西芮城)人,或稱世傳為東平(治在今山東東平)人。
《紹興道會》呂巖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興道會》是唐代詩人呂巖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偶然跟隨青帝游歷蓬萊仙島,劍戟英勇威武遍布九州。如今,我身處的世間沒有人認識我,希望能留下一頂寶貴的草帽不被遺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呂巖在某次仙島之行中的心情和想法。他偶然有幸跟隨仙帝一起游歷蓬萊仙島,見到了劍戟崢嶸的仙界景觀。然而,當他回到凡間時,卻發現人們并不認識他,這使他感到無比的孤獨和無助。于是,他希望能留下一頂草帽,作為他存在的證據,不被遺忘。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自然景觀為主,展現了作者在仙島游歷后的心情感受。通過描繪劍戟崢嶸的仙界景觀,詩中充滿了豪情壯志和英勇無畏的氣息。然而,當作者回到凡間時,卻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中微不足道,沒有被認知和認可。這種對現實世界的孤獨和無助的感受,反映了人們在追求理想和追求仙境的過程中所遭遇的現實困境。最后,作者希望能留下一頂草帽,作為自己存在的證據,以抵抗被遺忘的命運。這體現了作者對于自己存在的渴望和對于個體價值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心理感受,既有豪情壯志又透露著無奈和苦澀,給人一種深思的感受。
“偶乘青帝出蓬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dào huì
紹興道會
ǒu chéng qīng dì chū péng lái, jiàn jǐ zhēng róng biàn jiǔ gāi.
偶乘青帝出蓬萊,劍戟崢嶸遍九垓。
wǒ zài mù qián rén bù shí, wèi liú yī lì mò chén mái.
我在目前人不識,為留一笠莫沉埋。
“偶乘青帝出蓬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