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自己更求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求自己更求誰”全詩
絕嗜欲,斷貪癡,莫把神明暗里欺。
分類:
作者簡介(呂巖)

呂巖,也叫做呂洞賓。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一作□),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世稱呂祖或純陽祖師,為民間神話故事八仙之一。較早的宋代記載,稱他為“關中逸人”或“關右人”,元代以后比較一致的說法,則為河中府蒲坂縣永樂鎮(今屬山西芮城)人,或稱世傳為東平(治在今山東東平)人。
《漁父詞一十八首·方契理》呂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方契理,意指最直接、最真切的道理。這首詩題"漁父",通過漁父的職業,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譯文:
舉世人生何所依,
不求自己更求誰。
絕嗜欲,斷貪癡,
莫把神明暗里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認識。作者認為人生無論如何都要依靠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和寄托,不應該寄托于他人或任何外在的力量。通過漁父的形象,作者告誡人們應該放棄對于物質欲望和貪婪的追求,追求心靈的平靜和清凈。同時,作者也提醒人們不要輕視神明的存在和力量,不要愚弄自己。
該詩表達了與當時社會相對的個人獨立自主的價值觀。作者鼓勵人們要堅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則,不受外界誘惑和干擾,追求內心的真正平靜和寧靜。在喧囂紛擾的世界中,漁父的形象象征著一個追求自由和純凈的人,是一種對人性和自我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總之,這首詩寓意深遠,旨在讓人們明白人生的真諦,追求真正的自由和解脫。通過詩歌的表達,作者希望觸動人們內心的共鳴,讓人們反思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以此為引導追求內心的真正平靜和寧靜。
“不求自己更求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fù cí yī shí bā shǒu fāng qì lǐ
漁父詞一十八首·方契理
jǔ shì rén shēng hé suǒ yī, bù qiú zì jǐ gèng qiú shuí.
舉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誰。
jué shì yù, duàn tān chī, mò bǎ shén míng àn lǐ qī.
絕嗜欲,斷貪癡,莫把神明暗里欺。
“不求自己更求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