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上大王不取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奏上大王不取錢”全詩
直為猛風波滾驟,莫怪昌齡不下船。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上馬當山神》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馬當山神》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王昌齡坐在一匹來自昆侖的青驄馬上,為大王奏樂,但大王卻不接受他的禮物。他心生悲憤,決定不下船,愿意在艱難的環境中堅持下去。這首詩詞充滿了豪邁的詩意和堅持不屈的精神。
詩詞的中文譯文:
青驄一匹昆侖牽,
我奏上大王不取錢。
直為猛風波滾驟,
不怪昌齡不下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王昌齡堅持和不屈的精神。他抱怨說雖然我奏樂給大王聽卻得不到大王的報答,但他并不氣餒,而是選擇繼續艱苦的旅程。這首詩詞傳達出了一種意志堅定的精神,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和堅持自己的原則。同時,也表達了王昌齡的個人情感和無畏的態度,他寧愿忍受風浪的沖擊,也不愿意妥協。這種堅定不移、追求自由和尊嚴的精神更有時代價值和人類情感的價值。這首詩詞通過描寫王昌齡的故事,傳遞出了堅持和不屈的精神,鼓勵人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保持樂觀和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
“奏上大王不取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mǎ dāng shān shén
上馬當山神
qīng cōng yī pǐ kūn lún qiān, zòu shàng dài wáng bù qǔ qián.
青驄一匹昆侖牽,奏上大王不取錢。
zhí wèi měng fēng bō gǔn zhòu, mò guài chāng líng bù xià chuán.
直為猛風波滾驟,莫怪昌齡不下船。
“奏上大王不取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