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食三斗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寧食三斗艾”出自唐代佚名的《時人為屈突語》,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níng shí sān dòu ài,詩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寧食三斗艾”全詩
《時人為屈突語》
寧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
寧服三斗蔥,不逢屈突通。
寧服三斗蔥,不逢屈突通。
《時人為屈突語》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時人為屈突語》是唐代一首佚名的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寧愿吃下三斗艾草,也不愿見到屈突蓋。
寧愿穿上三斗蔥,也不愿遇到屈突通。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種夸張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某人或某種情況的厭惡和拒絕。詩中的"屈突蓋"和"屈突通"被用作象征,代表著一種不合意的處境或人物。通過對比,作者表達了自己寧愿遭受困擾、艱苦或者不便,也不愿面對這種不愉快的情況。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通過對比與夸張的手法,更加突出了作者對某種不愉快的事物的排斥和忍受力。詩中的"三斗艾草"和"三斗蔥"被用作對比的對象,艾草和蔥都是不常見的食物,它們代表了一種不尋常的選擇,強調了作者對屈突蓋和屈突通的厭惡。整首詩以簡練的詞匯和明確的對比,傳達了作者強烈的情感和態度。
這首詩的意境深遠,意味深長。它不僅僅是對某種不愉快事物的抵制,更可以理解為一種對堅守自己內心價值觀和原則的表達。作者用簡練的語言和夸張的手法,生動地傳達了自己對不愉快事物的態度和選擇。這種堅持和抵制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著重要的意義,鼓勵人們在面對不愉快或不合意的情況時,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原則。
“寧食三斗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rén wéi qū tū yǔ
時人為屈突語
níng shí sān dòu ài, bú jiàn qū tū gài.
寧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
níng fú sān dòu cōng, bù féng qū tū tōng.
寧服三斗蔥,不逢屈突通。
“寧食三斗艾”平仄韻腳
拼音:níng shí sān dòu ài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寧食三斗艾”的相關詩句
“寧食三斗艾”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寧食三斗艾”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寧食三斗艾”出自佚名的 《時人為屈突語》,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