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庭伴落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庭伴落梅”全詩
孤月連明照,千燈合暗開。
寶裝游騎出,香繞看車回。
獨有歸閑意,春庭伴落梅。
分類: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和黃門舅十五夜作》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黃門舅十五夜作》是蘇颋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繪了一個月夜中的繁華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歸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聞君陌上來,歌管沸相催。
孤月連明照,千燈合暗開。
寶裝游騎出,香繞看車回。
獨有歸閑意,春庭伴落梅。
詩詞的意境是詩人聽到黃門舅的消息,知道他要來到陌上,并且聽到歌管聲聲,意味著有熱鬧喧嘩的場景。然后詩人描述了月亮孤獨地照亮著周圍,千燈點亮又顯得周圍更加暗淡。接著,寶裝的游騎從遠處出現,各種花香彌漫在四周,看車回來。最后,詩人獨自擁有歸閑的心思,陪伴著春天的庭院和落梅。
詩詞通過描繪繁華景象和描述自由自在的歸閑生活,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寧靜和平淡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對比月亮和燈光、游騎出行和春天庭院的描繪,形成了一種寧靜與熱鬧相對立的對比。詩人透過這對比,表達了對繁華喧嘩世界的疲憊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這首詩詞通過精妙的描寫和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歸閑生活的向往,并且通過詩人的心境抒發對世俗繁華的厭倦和返璞歸真的追求。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優美,給人以華麗與寧靜的感受。
“春庭伴落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uáng mén jiù shí wǔ yè zuò
和黃門舅十五夜作
wén jūn mò shàng lái, gē guǎn fèi xiāng cuī.
聞君陌上來,歌管沸相催。
gū yuè lián míng zhào, qiān dēng hé àn kāi.
孤月連明照,千燈合暗開。
bǎo zhuāng yóu qí chū, xiāng rào kàn chē huí.
寶裝游騎出,香繞看車回。
dú yǒu guī xián yì, chūn tíng bàn luò méi.
獨有歸閑意,春庭伴落梅。
“春庭伴落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