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卻醉如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判卻醉如泥”出自唐代高駢的《送春》,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pàn què zuì rú ní,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判卻醉如泥”全詩
《送春》
水淺魚爭躍,花深鳥競啼。
春光看欲盡,判卻醉如泥。
春光看欲盡,判卻醉如泥。
分類:
作者簡介(高駢)

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晚唐名將。高駢出生于禁軍世家,其一生輝煌之起點為866年率軍收復交趾,破蠻兵20余萬。后歷任天平、西川、荊南、鎮海、淮南等五鎮節度使。期間正值黃巢大起義,高駢多次重創起義軍。被唐僖宗任命為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后中黃巢緩兵之計,大將張璘陣亡。高駢由此不敢再戰,致使黃巢順利渡江、攻陷長安。此后至長安收復的三年間,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師,高駢一生功名毀之一旦。高駢嗜好裝神弄鬼,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后被部將畢師鐸所害,連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瘞(埋)之”。
《送春》高駢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春·水淺魚爭躍
水淺魚爭躍,花深鳥競啼。
春光看欲盡,判卻醉如泥。
譯文:
春天來臨,水很淺,魚兒們爭相跳躍。
花兒盛開,鳥兒們競相鳴叫。
春光欲盡之時,我卻陷入沉醉。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水很淺,魚兒們在水中跳躍,花兒盛開,鳥兒們在花枝上鳴叫。詩人感嘆春光將要結束,卻陶醉于春天的美景之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自然景色,傳達了詩人對美麗的春天的喜愛和陶醉之情。詩人使用了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使讀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整首詩節奏明快,文字簡練,表達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機。同時,詩人的感情也透露出對春光逝去的惋惜之情,使詩歌更具感染力。
“判卻醉如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ūn
送春
shuǐ qiǎn yú zhēng yuè, huā shēn niǎo jìng tí.
水淺魚爭躍,花深鳥競啼。
chūn guāng kàn yù jǐn, pàn què zuì rú ní.
春光看欲盡,判卻醉如泥。
“判卻醉如泥”平仄韻腳
拼音:pàn què zuì rú ní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判卻醉如泥”的相關詩句
“判卻醉如泥”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判卻醉如泥”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判卻醉如泥”出自高駢的 《送春·水淺魚爭躍》,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