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嫌歲計在桑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嫌歲計在桑麻”全詩
溪頭講樹纜漁艇,篋里朝衣輸酒家。
但愛身閑辭祿俸,那嫌歲計在桑麻。
我來幸與諸生異,問答時容近絳紗。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茅山贈洪拾遺》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茅山贈洪拾遺》是唐代方干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描寫了一個名叫洪拾遺的人,他是一位曾經的圣代的諫臣,因為停止了諫言而感到失望后,他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并且以高傲的姿態追求自己的理想。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停下思想交流,洪拾遺愿回故鄉,傲然觀賞云霞的美景。
在溪頭講述樹木的故事,運動漁艇渡過溪流,豐富自己的生活。
酒家送來新的朝衣,洪拾遺把它放入篋中。
無愛名利,放棄官職薪水,只求自由自在的身心。
無關歲月的計算,不在意桑麻的生長。
洪拾遺已然不同他的時代,他來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
回答他們的問題,他的言談舉止如絲綢般近距離。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洪拾遺對于官場的不滿和對于自由自在的追求。洪拾遺曾是一位圣代的諫臣,他因為停止了言論而感到失望,選擇回到故鄉,追求自己內心真實的理想。詩詞中通過描繪他在故鄉自由自在地生活的場景,表達了他對逍遙自在的向往和不愿被俗世所束縛的態度。
詩人通過描繪洪拾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向人們展示了一個追求理想的人的形象。他拒絕了世俗的名利誘惑,只求自由自在的身心,對于歲月的計算和物質的追求不感興趣。他追求自我與內心的平衡,不受外界的束縛。
整首詩詞給人一種閑適、自在的感覺,描繪了洪拾遺追求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的形象。同時,詩中隱含著對于逍遙自在生活方式的贊美和對于官場功利的批評,表達了詩人對于真實和自由的向往。
“那嫌歲計在桑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áo shān zèng hóng shí yí
茅山贈洪拾遺
shèng dài jiàn chén tíng jiàn shé, qiú guī gù lǐ ào yún xiá.
圣代諫臣停諫舌,求歸故里傲云霞。
xī tóu jiǎng shù lǎn yú tǐng, qiè lǐ cháo yī shū jiǔ jiā.
溪頭講樹纜漁艇,篋里朝衣輸酒家。
dàn ài shēn xián cí lù fèng, nà xián suì jì zài sāng má.
但愛身閑辭祿俸,那嫌歲計在桑麻。
wǒ lái xìng yǔ zhū shēng yì, wèn dá shí róng jìn jiàng shā.
我來幸與諸生異,問答時容近絳紗。
“那嫌歲計在桑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