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恨別離何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苦恨別離何速”全詩
愁困不忄欠梳掠。
眉翠裊,眼波長。
偎人言語香。
看難厭,憐不足。
苦恨別離何速。
珠樹遠,彩鸞孤。
今生重見無。
分類: 更漏子
作者簡介(杜安世)

杜安世,生卒不詳,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字壽域,(一作名壽 ,字安世)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載《杜壽域詞》一卷,謂“京兆杜安世撰,未詳其人,詞亦不工”;列于張先后、歐陽修前。黃升《花庵詞選》云:字安世,名壽域。有陸貽典校本《杜壽域詞》。與《四庫總目提要》卷200,謂其詞“往往失之淺俗,字句尤多湊泊”。慢詞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庫總目》傳于世。有《壽域詞》一卷。
《更漏子》杜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更漏子》
朝代:宋代
作者:杜安世
雪肌輕,花臉薄。
愁困不忄欠梳掠。
眉翠裊,眼波長。
偎人言語香。
看難厭,憐不足。
苦恨別離何速。
珠樹遠,彩鸞孤。
今生重見無。
中文譯文:
皮膚如雪花般細膩,面容嬌美。
憂愁困擾,不安地倚在床上。
眉毛如翠色的婉約柳枝,眼波流轉不盡。
依偎在心愛的人身邊,言語如芬芳的香氣。
看得多了也不會厭倦,心中的憐惜又不足。
痛苦地悔恨著分離的速度為何如此快。
珍珠樹在遠方,五彩鳳凰獨自飛舞。
今生再相見的希望渺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語言描繪了一種深情的別離之感。作者用細膩的比喻和形容詞來形容女子的美貌,如雪肌、花臉、眉翠、眼波等,展現出她的嬌媚和溫柔。然而,她內心卻被憂愁困擾,無法安心梳妝打扮。她與心愛的人在一起時,言語如芬芳的香氣,使人陶醉。盡管欣賞她的美麗和聆聽她的聲音從未感到厭倦,但作者的憐惜之情卻無法滿足。他痛苦地悔恨分別的速度為何如此迅猛,珠樹遠離,五彩鳳凰獨自飛舞,再次相見的希望變得渺茫。
整首詩詞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愛人的深情眷戀。通過描寫女子的容貌和內心的矛盾,詩人抒發了對別離的苦惱和對重逢的渴望。這首詩詞既展現了宋代婉約派的特點,又表達了人們對于愛情與離別的普遍情感,給讀者帶來共鳴和震撼。
“苦恨別離何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ēng lòu zi
更漏子
xuě jī qīng, huā liǎn báo.
雪肌輕,花臉薄。
chóu kùn bù xin qiàn shū lüè.
愁困不忄欠梳掠。
méi cuì niǎo, yǎn bō cháng.
眉翠裊,眼波長。
wēi rén yán yǔ xiāng.
偎人言語香。
kàn nán yàn, lián bù zú.
看難厭,憐不足。
kǔ hèn bié lí hé sù.
苦恨別離何速。
zhū shù yuǎn, cǎi luán gū.
珠樹遠,彩鸞孤。
jīn shēng zhòng jiàn wú.
今生重見無。
“苦恨別離何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